第1章——收容所的孩子们



2032年,世界各国都开始对加大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华国也不例外,各个国家都在自己顶尖学府之上再次设立“内院”这一机构,为进一步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做准备。在内院之中,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且最主要的判断优劣的手段,成绩只是最基础的筛选方法,对于在内院中,考试不能达标的人,将直接采用永久退出内院且不得再回归处理,绝无回旋余地。而平时的学生间的竞争,是由个人成就积分来确定,学业考试成绩固然能一定程度上增加个人成就积分,但是加分十分有限,最主要的个人成就积分来源还是学校组织的特殊测试项目,而特殊测试更加侧重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外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于“高分低能”的学生而言,几乎是一场噩梦。

内院为了公平竞争,最大限度排除运气成分对学生的筛选,每一学年都会将内院的学生与清北同年级最优秀学生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将优秀的清北学生提拔至内院,顶替不合格的内院学生。

七月,各个大学放榜日的傍晚,暴雨倾盆。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华国南方的一所孤儿收容所内,吃过晚饭,一位年纪大约50,脸上有着些许皱纹的所长正召集着这一届高中毕业的全部学生,对他们提出各种教导。

这所孤儿院在十多年前建设,在一个南方的不知名小城内突然建设起来,并招收了百余位其他孤儿收容所中年不满四岁的婴幼儿,院中设施齐全,先进,在这小城镇内显得格格不入。而今年正是第二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的时候。

“根据这次通知书出来的结果,我们已经确定,我们将有3名同学能进入内院学习,1名同学能进入清北学习。希望你们能铭记,你们的学习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我希望你们进入内院的学生,能再接再励,争取以优秀毕业生成绩毕业,而没能进入内院但是进了清北的学生,希望你们能上了大学更加努力,争取在未来的日子里,努力进入内院。”院长说完,又说了许多的老生常谈。便结束了这次的会议,喊走林杰,吴雯,方凌霄三个考入内院的学生出去单独谈论,只剩下张玉静站在原地。

此时,张玉静走了默默的走了出去,脸上写满了失望,今天是各个大学录取分数放榜的日子,她以3分之差,与内院失之交臂,只能去往清北,等待后续表现得机会,在大学中找机会冲击内院。

此时的所长办公室内,“好啦,院长,我们知道的,我们会努力争取个人积分,争取以最优秀学生毕业的啦,您放心。”一向最活泼的方凌霄略显不耐烦的跟院长说了起来,方凌霄也是不出意外,是这次高考所内最高分。“别急,你们三个是我们所目前最大的希望了,我希望你们千万不要放松下来,就这十多年的经验下来,你们三个确实也是头脑上最强,但是身体能力上,你和吴雯还有上升空间。对于你,林杰,你总是对所有的东西都不感兴趣,我们也一直没能知道你的身体能力极限在哪里,希望你能在内院里,真正拿出实力,向所有学生们展示你的风采。好,既然你们也听腻了这些,那今天就这样吧,你们先去休息吧,再过一个月,你们也马上就要去内院上学了,可别辜负了我们对你们的期望呀。”

说完,便解散了,此时的林杰便径直走出办公室,看着已经暗淡下来的天空,晚风轻轻吹拂,所内中央的操场上还有着些许的孩子正在训练着。

这所收容所跟一般常见的收容所不太一样,

大多数常见的收容所都只是给孩子们一个港湾,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希望他们健康成长。但是这所收容所自建立之初似乎就不太一样,进到这所收容所里的孩子,都是收留当日,没满4岁的孩子,而且初进那年,都会被统一安排居住在所内一栋独栋大楼内,满了一年才会被放出来。不仅如此,每位孩子自始至终都会被接受所内的特别教育,而且对孩子们的身体能力的培养也特别重视。只有到了高三,才会被安排回归学校,学习一年高考考试科目以及出题方向,并参加高考。

整体上来看,这所收容所似乎就是为了内院而准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