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开始排练(求追读,求月票)-第2/2页





    大家的表现都非常的精彩!

    只不过你要清楚一点,马连良和梅兰芳合作,那么自然是马跟着梅走,而马连良和张君秋合作,就是张跟着马走。

    而王少楼、贯大元和程砚秋合作,那么自然是他们俩跟着程砚秋走!

    那么马连良和程砚秋两人站在台上,谁跟着谁走呢!

    当初两人在梨园行的地位不相上下,风格又大相径庭,坏就坏在两人在后台也没有对过戏,都觉得这么熟的戏了,不用对了,台上见吧!

    结果,就出了大问题!

    两人之所以唱不到一块去,主要原因就是艺术风格的南辕北辙!

    简而言之就是程慢马快、程拖马急!

    程砚秋的风格是缓中有紧,紧中有慢。

    有时候你以为他唱完了念完了,其实他在那行腔念字当中呢,你以为没了,刚要张嘴接话,他的腔或者字又冒出来了,总归让你急不得,等不得。

    马派的风格是干脆利索、爽利简洁。

    这回他都快难受死了,因为他总得提着半口气儿等着程砚秋在那里四平八稳地把腔念完,着急也不行。

    因为程砚秋所创的程派,就是得沉得住气,坐的住,不急不缓,把戏做足了,身段做好了,才能叫板起唱!

    唱起来也要求唱腔虚实相间,跌宕起伏,如泣如诉,绕梁三日而回环不散。

    一个是火上房,一个是现打井!

    最关键的是,两人都是名角儿,到了台上之后,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谁!

    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尺寸才是对的,对方应该跟着自己走。

    所以,这出戏算是勉勉强强的唱了下来!

    但是,对于两个人来说,心里就别提多难受了!

    至少,在解放前,两人就再也没有同过台了!

    所以,排练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尤其是跟不熟悉的人唱戏,你一定要知道对方的尺寸在哪里!

    虽然这出戏的戏词林牧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还是拿起了属于自己的戏词,跟着大家一起对了起来!

    一上午的时间,对了两遍戏词,三个人都差不多已经知道对方的表演风格了!

    中午在食堂吃完饭,下午再次回到了练功房,就开始响排!

    所谓的响排,就是有乐队伴奏,但是不用穿戏服,不用化妆。

    虽然上午的对词环节还算不错,但是,一到响排的时候,不少问题就出现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于智魁,李正素,张键国还有刘常瑜四位京剧大师全都站在了练功房的门口,认真的看着他们的响排!

    “停,停一下!”

    忽然,于智魁直接喊停了这场响排,皱着眉头,看着林牧,说道,“小牧,你刚才的感觉不对!”

    林牧赶紧垂手侍立,认真的听着!

    于智魁走过来,跟林牧比划了起来!

    李正素也是走到了华逸婷的身边,低声跟她说着刚才里面的一些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