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处理天才?-第2/3页



    “好久不见陈旭”

    维斯本想恭喜两句,但还是忍住了。

    尽管全场的嘉宾只剩下陈旭一个,但节目毕竟还没有正式结束,这时候恭喜,未免让人觉得他是在偏向,容易被拿把柄。

    “好久不见”

    在深山野林里生活了这么久,除了莉娜和嘉宾,这是陈旭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朋友,“东西带来了么”

    “都在飞机上,赶紧帮忙搬下来”

    维斯一招手,所有的节目组工作人员,甚至连西尔斯的地质技术员助理,都跟着一起帮忙。

    因为所有人都想看看,陈旭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够解决眼前这场难题

    帐篷钢管都被搬了出来,一共七八十根。

    每根钢管长两米,三指多的粗细,最关键的管皮钢厚度,大约在一毫米多。

    因为节目组使用的都是大型军用帐篷。

    考虑到稳固性和防风,组装钢管都很结实。

    “大家现在要跟我组装两个三角帐篷架,没错,就是最简单的那种,像三棱柱一样的结构,两个横插在一起,双层15毫米钢管,足够承担三到四个成年人体重而不弯曲”

    陈旭一边解释,一边在地面上用树枝画出草图。

    观众们不明白搭帐篷是为了什么,包括现场的一些救援人员,也是满头雾水。

    “你是想说”

    特瑞看着草图,一瞬间恍然大悟,“把帐篷架子架在裂缝上”

    “对这样一来,人员和设备的重量,从十字点走安全绳下去,就会被两个帐篷架子,一共八个支撑点,平均地分布在裂缝边缘的每一个位置,单个位置的重量,最多只有几十斤重”

    “我想几十斤的重量,绝对不会影响石膏洞穴的地质”

    牛逼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第一想法。

    谁能想到,如此脆弱危险的地穴裂缝,竟然被陈旭三言两语,只用简单的支架结构,就破解了

    传统的营救模式,总是走单点锚定,思维固化。

    而他这个直接从裂缝正上方营救的思维,简直出奇

    “一点没错,全在地质承受安全值的最小范围内,不愧是陈旭,厉害,这次节目你赢得实至名归”

    西尔斯用数据计算了一遍,完全可行,他不是节目组的人,不用受舆论影响,而是由衷地佩服起陈旭这个人。

    这个方法,不光可以应用于救人,还可以为以后的裂缝地质勘探任务,创新性的思维,堪称写入教科书式的处理方案

    “只不过是经验比较丰富吧了”

    陈旭挠了挠头。

    直播间,弹幕也是齐刷刷的“专业”

    有了营救方案,特瑞立刻指挥大家开始装建架子。

    安装完毕后,救援人员开始带着千斤顶等设备,下裂缝营救。

    二十多分钟后,头破血流,还在昏迷等乔治特提,就这么被救援人员拉了上来。

    还好没大事

    看到乔治特提还活着,陈旭心里总算是平复下来。

    表面上,他是最平静的一个,但实际上,他才是最担心乔治特提安危的那个人

    营救结束后。

    节目组开始撤退。

    因为生存日期还没有结束,陈旭只能继续“孤独”地留在格兰查科平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