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章 仙道之分 双修炉鼎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白玉仙山之上,九层楼阙之顶,年轻的道人形貌放荡不羁的躺在白玉楼阙之顶。

    黄铜香炉立于背后,散发着温热,上等的熏香在香炉之中燃烧着,散发着淡雅又不刺鼻的清幽微香,虽然只是那么小小的一块熏香,可是那清幽微香却充斥了整座仙阁的顶层。

    秦安忆慵懒的躺在仙阁顶层,白色衣袍敞开,露出了结实的肌肉,而乌黑的长发也散在了身后,在秦安忆的身边,摆放着那些兑换的来的道籍,道籍的页数皆定格于最后一页。

    而秦安忆此刻面前也正放着两本道籍,左右手一同翻动,眼神微动,脸带淡淡笑意,只是片刻之间的翻阅,可是秦安忆却将其中内容全数记载了下来。

    只是短短的一天时间,典籍之中所记载着的知识便全部被秦安忆接受了去,翻阅完了所有兑换的来的道籍以后,秦安忆便将典籍全部放入了书架之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来自于其他世界,可是这其中一些记载着的见解却可以点醒我在修行路上的一些问题。”秦安忆打量着书架,又整理了一番,符合了自己心意以后秦安忆才满意的盘膝坐下。

    书架上陈列着无数道籍,在此道籍熏陶之下,秦安忆盘膝而坐,体内自动按照《玉皇楼》和《大黄庭经》自动运行的道气再度分化出了两股。

    正是《蜀山剑典》和《昆仑剑经》的道气炼法,在秦安忆的本源世界之中修炼道气的功法可以兼容运行,而修炼神魂神念的功法亦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蜀山剑典》与《昆仑剑经》二者都属于道气神念兼修的道门典籍。

    在秦安忆本源世界之中,世间公认剑修战斗力最强,而蜀山与昆仑便是剑修圣地,两大道门修道气,而后神念辅助道气转化为剑气,一剑胜过诸多法门,走的是剑破万法之道,而《蜀山剑典》与《昆仑剑经》便是蜀山和昆仑的修炼总纲,其中记载了道气修法,神念炼法,蜀山御剑术,昆仑灵剑决,以及两派剑术,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剑修凌厉,并不需要其他东西,只需要这些便足够了。

    不一会儿,《蜀山剑典》与《昆仑剑经》便入门了,道气自行运转,秦安忆体内的道气数量与质量也越发的强盛了,放任道气按照四种法门运转,秦安忆进入了内景之中,《性命双修法》也运转了起来。

    性命双修指身心全面修炼,达到至高完美的境界,命是指人的生命,性是指人的精神意识。

    “神不离气,气不离神;性不离命,命不离性;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性命双修法的口诀念诵而动,食物精气也化作了道气,而后道气再度炼化,反哺神魂,神念增生,性命双修之间,丹鼎派秘法也运转了起来。

    丹鼎派分外丹与内丹;外丹,指用丹炉丹鼎炼制道丹,盛行于隋唐前;内丹,指把人的身体当成“炉鼎”以自身的精与炁为药物,用神去烧炼,最终凝炼全身精炁神化作一枚金丹。

    在本源世界修炼的时候,秦安忆突破到了武道炼炁以后便在百日修完了大小炉鼎臻至筑道基,完满达成了道门百日筑基,而后丹鼎秘法便一直没有达到金丹,按照秦安忆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枚金丹会比其他金丹还要强盛,因为这是武道炼炁所成,称其为武道金丹也不为过。

    于是神念为火,烧炼武道炼炁与自身精血,一枚圆珠雏形渐渐显化,只是速度极慢罢了,可是水磨工夫之下,这圆珠化作金丹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在多重功法秘术运转之下,随后秦安忆便在此状态之中进入了内景,内景之中也不再是之前的茫茫云海之象了,三尊道人虚像浮现在云海之巅,三名道人的面容皆是秦安忆的面容,这是《三清存想法门》,三尊道人浮于内景之中,只需要观想便可增加神念。

    而内景之中也出现了《三清布衣天书》的三种境界,天地,自然,众生三种境界虽然一同出现在内景之中,可是秦安忆缺可以感觉得到,三清境界并未融汇,反而还是那般泾渭分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