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未过门女婿



    纪云脸型周正,面目清秀,弯弯的眉毛,高挺的鼻梁,一对眼睛因为王凯的附身,这才有了些活络的眼神。看上去不是很帅气,但也不怎么令人讨厌。他来自松江华亭,华亭后来出了个首辅大臣徐华亭,就是明朝修道出了名的嘉靖皇帝的首辅大臣、大奸臣严嵩的继任首辅大臣徐阶,徐华亭。不过这时候的老徐估计还在穿开裆裤,撒尿和泥巴玩呢。

    纪云来自一个还算殷实的小富农家庭,几代单传到了他这里也算是纪家的希望。然而这时候的大明朝倭寇时有出没,沿海地区的人民时常成为倭寇的抢劫对象。烧杀抢夺,比起现代那个1937也差不到那里去。看来这倭寇的劣根性是与生带来的,靠教化简直是对牛弹琴,直接放个炮仗揍他丫滴,他才会怕你,1945的那两个炮仗就直接把这倭人砸成了乖孙子。

    可巧的是纪云也不是块读书的料,七岁就开蒙,一直考了整整十年,什么都没捞着。父母就合计着给他说门亲事,刚好苏州那边有个远方亲戚,说到了张家这门亲事。本来去岁订的亲,今年等秋收过后在给小两口完婚,也算是完成人生一件大事,可结果,倭寇来了,这伙畜生就跟龙卷风一样,他们一过,寸草不生。

    父母亲死了,屋子给烧了,什么都没了。纪云这下懵了,没什么亲戚可投靠,想来想去唯有远在苏州刚订过亲的老张家。一路寻来,路上生了病,再加上担惊受怕。刚敲开了张家门就死了过去,刚好是王凯的灵魂附到了他的身上。

    王凯这就郁闷了,既然上辈子是一事无成的家伙,这辈子又附在了这个也是一事无成的家伙身上,更悲惨的是:是个家破人亡的人。难道是老天也专门拿他寻开心的?因此他刚醒过来那会儿还拿头杵地,打算拼了性命也要去和老天爷讨个公道。还好,他附在了一个刚生过病的人身上,没力气,连抬头都费力哪有力气去撞地。不然真的得再次找老天爷去了。

    第二次醒来之后,他默默的哭了,有种被死死按住,从背后给爆菊花的感觉: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只能闭着眼睛享受了。

    “嘿,莫哭,莫哭,救你不全是我的功劳,你小子的命也真够大的。”张成在边上见他无声的落泪,会错了意以为是对方感动的在哭泣,连忙谦虚道。接着来叹了口气道:“唉,不死必有后福啊。”

    于是每当张成媳妇在给他吹耳边风的时候,他就拿这句“不死必有后福”来四两拔千斤,这张空头支票只能骗取贪婪人的心。当然为了堵住那长舌妇的嘴,等待纪云好利索了,就直接拉到田里去帮忙。见他啥都不会,火气一上来便又立即想到以后可能就借他的光‘享福’,这才忍气吞声的让纪云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凉风再次吹来,纪云忽感有些凉意,他睁开眼来,刚才挂在天上的半轮太阳此刻已经完全隐没在山坳那头。

    “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纪云默默的念叨,捆绑好石块旁的猪草,晃悠悠的下山去了。

    一到村口,已经接近掌灯时分。那些收工的村民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牵着牛羊,如同小溪汇集到这入河口一般,稀稀拉拉的人们变成一支归家大军,谁都知道这挑了两捆猪草的小伙子是张老汉“未过门”的姑爷,用这“未过门”带有讽刺意味的词语来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这穷乡僻馕之地,少有新闻可容人们回味。虽然一个多月了,他们还是不停的炒着这份快要馊了的过夜饭,没法子啊。

    纪云也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跟碰到的每个人微笑点头打招呼。他知道自己论干农活啥都不会,又没什么家资,到这张家来简直比“入赘”更加的难堪百倍。

    然而死了之后再次过着这样的生活,他真的是心灰意冷,有谁比我惨?哼!管你们怎么看我。我就烂命一条,爱谁谁吧。即使在张家除了张老汉和珠儿对他一直都不错,张成要不是看在那条空头支票上,早就骂他个狗血淋头了,身为农民,庄稼把式什么都不会,那还能称是庄稼人么?

    读了十年书,上回老李家小儿子成亲,听说老张家这个未来的女婿读了十年书,来请他写些门联,却一直推脱,结果推脱不了却给人家写了那些鸡爬式的不知道是哪国的文字(其实是简体字)。最后人家请来八十多的老学究才用颤抖的双手写了些门联救急,而纪云写的那些字被称为是天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