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希望留下-第2/2页





    还是将笔触还给星门和菌菇城之间的联系,市民会发生迁移,会形成一种贸易关系,会产生感觉上的相互看法认识,为什么说是感觉上的,可能有些市民得到的信息是传过来的,是实际接触后的人主观看法带过来的,可能是一个故事,可能是猜测的,因此什么样的感觉都会存在,这是感觉层面的。

    真实的就是迁移过去的人的真实感觉,以及贸易上真实的感觉。菌菇城需要食材,星门可以提供,需要发光植物,星门也可以提供。星门需要菌菇城提供很多物资,当然这些物资并不是菌菇城的特产,是别的地方购买过来的。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星门不自己去别的城市产地购买这些物资呢?这个问题得问星门,如果星门发展起来了,这就会形成,现在的星门只能从菌菇城进货,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简单的。这也是一个星门市民未来会讨论的星门历史,历史是真实现实的,是真实发生的。

    历史不一定符合普通逻辑过程的,因为存在偶然,如果启蒙一开始就给星门定了规矩,去原产地采购物资,这样更便宜,那就有人自然会去做了,认知一步到位,发展被认识提前了,只要星门有资金,这个发展也是符合逻辑的。

    认识非常重要,算是一种经验判断,如果没有这些认知,那就自己慢慢摸索,继续摸石头积累经验,这将让发展时间变长,有时候可能一步错,就没有重来的机会。

    但是如果是错误的认知,不去实践证明下,就直接采用,那将造成灾难,这就是认识的应用,学会怎么用这些存在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人必须学会怎么使用工具,不要忘记这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人这个能力才让人存在到现在。

    把所有的都当成自己的工具,怎么使用呢?这也是相当可怕的思想,因为如果别人也是自己要使用的工具,这感觉上怎么总觉的怪怪的,如果这样自己也就变成别人的工具。

    在这样的感觉取舍面前,在认识上,是不能将人本身也当成工具的,实际上确实也是可以当成工具使用的,但是这样想,在人类这个群体里面,是否要考虑存在问题呢?因为选择,会导致存在和不存在,这个是最大的是非观念,人最大的是非观念。如果采用这样的认识应用,就像人必须完全自私,是否可以选择这样,评价标准,就是这样选择以后,人类在未来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这会不会很累?不累的,对于个体来说,选择的时候不需要想这些,不需要判断这些,因为管理者需要推行什么管理,推行什么思想,让人存在,而这些思想,管理方式都是学者在研究,他们会比较累,根据这种标准做出判断,其实他们更像人类的预言者,先知,为人类的存在而努力工作,贡献着自己。

    但是这样,活着不累的个人,会不会在学者研究错误,预见错误的时候,导致人类不存在呢?这是有可能的,因此又涉及到认知,预言,预见的应用问题,怎么应用,实践,局部实验,真实的管理人员不能够继续这种灾难式的应用,必须学会如何应用认知,特别是那种预见的认知,如果是经验的认知,是有真实存在可以分析的,其实也是会有问题的,可能被美化掩盖后的历史经验,可能和现在环境状态不一样了。

    说过启蒙其实不怎么相信他脑袋里面的认识树的,启蒙在发展这块上,并没有冒进,他有完整的自己的方案,就像那种星门和其他占领城市的垂直管理模式,启蒙在经济贸易管理上并没有推行。

    因为这是非常个人的行为,是市民的行为,不是行政,启蒙只需要将一些认识传播下去,市民会自己去尝试,去实验的,如果他们成功了,会有更多的市民参与进去,一切都会慢慢发展起来的,这急不来,市民的认知发展过程,市民的认识提升并不这样容易,因为市民不是启蒙,他们可能需要几代人积累才可以有如此认知。

    市民如果不能真正理解认识,那将可能是一个灾难,这个灾难是市民个人的,也是星门的,因为星门毕竟是市民构成的,包括启蒙的管理人员也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从市民那里提升上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