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城市-第2/2页





    早餐搭配还是很科学的,在孟汶雯眼里,健康有营养,也可以吃饱,吃饭的时间很短暂,她好像在赶时间一样,带着剩余的一些水果,她来到了山溪城最大的建筑文化中心馆,这是孟汶雯跟进去后知晓的。

    她将这些水果都换成了书籍,然后就坐在那里看起来,孟汶雯因为没有带水果,只能在那里发呆,随后,她发现了一份工作,写一本书籍,写一页也是可以的,写好后,被收录,就可以换一些水果,孟汶雯写了,并且换了一个水果,吃掉,水果的味道还是不错的,然后孟汶雯又写了几页,换了几页书籍看了起来。

    这里面的内容都是一些文明的传承,就像一些工艺之类的,没有重复记录,看来这里还有一些人在做整理的工作,孟汶雯跟踪的那个女人在中午到来前两个小时的时候就出去了。

    她走出文化中心馆后,停顿了下,看起来在想事情,也就一小会,就马上有了决定,朝山溪城的北面走去,并且在一个织布的作坊前停了下来,找到一架空的织布机,就干起了活,持续两个小时左右,获得一张午餐凭证,上面有标识领取的地址。

    在她享用可口的午餐的时候,孟汶雯只能吃水果,下午她在街上散步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又回到文化中心馆,接着看她上午看的书,孟汶雯了解到,这里书的有效使用时间也就一天,下次要重新换,而且也不能外带抄录之类的。

    孟汶雯写了一些以前的见闻,准备换一张晚餐凭证,在想了下贝娜以后的生活情况后,孟汶雯觉的自己还是在这里找一份工作好,贝娜只能去干体力活,或许也可以去织布之类的,孟汶雯觉的贝娜不会去做这个工作,她宁愿去果园,伐木场之类可以锻炼力量的地方工作。

    晚上就这样回去了,这里的生活,至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自给自足,而且必须用各种劳动换,不浪费,但是好像没有创造性行为,也许写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做的事情很机械,也许有那种专业的研究人员存在。

    这样的模式是否好,孟汶雯想这问题,并记录自己的看法,也有分工,没有奢侈,无法浪费,如果时间空余,就在文化中心馆学习,这模式看起来非常好,而且诱人,可是到底什么地方有问题呢?孟汶雯目前还没有想到。

    这是一个小城市,能够实现这样的自给自足,就像一个小的循环生态一样存在,这是不会有问题的,而且这种模式还真是不错,可是如果这个生态放大呢?就不行了,一种流通的需求就出现了,存储的需求也出现了,用流通和存储来解决一天的时间问题,也许也不会有问题?可能还是有问题,有些工作一天是解决不了的,麻烦就这样出现了。

    小的循环生态系统也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用工序的管理来解决,这都是可以商量的,可是如果这样,这就是个人自律,无管理者,如何抵御侵略,如果不能自律又怎么办?

    确实问题很多,不过,目前在孟汶雯看来,山溪城还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座城市很封闭,也很传统,并不存在这些问题,至于入侵,山溪城属于一个国家,处于和平时期。

    孟汶雯晚上回家后,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了贝娜,并且决定了自己在山溪城生活的方式,可以继续当一个记录人员,观察山溪城,记录这里的一切,也可以写自己的见闻,这里也有娱乐的书籍需要相关人员去创作,孟汶雯觉的自己应该可以做这样的工作。

    正如孟汶雯所料,贝娜选择了一些男人做的事情,没有人会说什么,只要做的好就可以,在这里生存下来就这样解决了,实际上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她们自己解决,这些事情都是考核内容。

    所谓的公平的相同的平台,也实际上就是这时代的一些很清晰的明确的平台提供给参与者使用,看他们对这些平台的应用情况,算是相对公平了,规则都在了,明面的规则,暗面的规则都存在,并且都已经呈现给参与者了,怎么做,那是他们的事情。

    完全改变山溪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的人选择了这样的生活,选择了这样的规则过他们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同意这样的规则就留下来,不同意就离开,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不能改变规则,孟汶雯必须在这样的规则下发展她们自己,山溪城是她们自己的选择,不管是否选择正确,她们必须继续下去,选择错误也没有办法更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