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世界-第2/3页





    而这种幻想,如果在现实中无法卖钱,或者无法对现实有所贡献,那只能是对现实没有用的幻想,可能只存在温特幻想感觉中,给温特自己提供一种愉悦的感觉,或者如果这是免费的,就提供给一些读者愉悦的感觉,当能提供给读者愉悦的感觉的时候,其他操作的好,这个价值也会体现出来,从而对现实还是存在贡献的。

    寄予某种模式,将自己的技能提高,从认知和实践上都得到提高,并且得以结合在一起,这是很有趣的行为,就像通过写一本烹饪相关的小说,提高自己的烹饪认识和技能,这时间就统一起来了,这是对时间的复合应用。

    温特想要做一个商人,现实中也确实方向也是做一个商人,以此,温特的对商人的幻想,如果叙述成小说,他将不断地获得这方面的认识,而这些认知又可以提高温特在现实中的认知,这变的非常有意义。

    因为这样,和平程式在温特进入幻想状态的时候,没有做提醒的职责,和平程式认为顺着温特的人性,在后面可以引导温特有所作为,后面确实证实了这样的一种现实。

    在温特挣扎在幻想中的时候,冲突同样发生了,感觉同样出现了,有所感觉,就有所文字上的叙述,如果真的按特定的规则叙述,可能也就是那样的结果,在那种规则叙述模式下,见到的都在感觉上类似,从而感觉无所触动,而所想要的,也就是吸引自己持续看下去的,就是情节的发展,后面能否猜测到,还是无法猜测到。

    很奇怪的现象就出来了,为什么会想要持续下去,想要看下去,看看情节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状况,为什么中断后会觉的不舒服,或者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会中断?

    那什么书籍是实在让人难以看下去的,从一开始就不想看的,教材,技能书籍之类的,这是为什么,或者只是一些人员无法看下去,从一开始就不想看,而这又是为什么?

    就像一本书籍放置在面前,虽然每次都可以看到,但是就是不想翻开看,一点想要翻开看的感觉都没有,绝对不存在这种想要的感觉,而没有想要的感觉存在,就不会去翻开,如果这样叙述,也许就清楚了,想要的感觉驱动人做事情。

    既然这样,那如何将不想要的变成想要的,想要的变成不想要的,自如变换,这样就可以判断人控制情感的能力,这种行为都可以自如控制,自如变换,那这人成了什么?

    这种完全自如变换的可能性非常低,或许说这不可能,那只能顺着自己有所想要来做事情,而稍微的引导却是可能的,养成合理的习惯也是可能的,至于所谓的自如变换,还是有点问题的,在某些方面可能是成功的,可以的,在其他比较多方面的自如变换是不可能的,人这属性就决定了不可能性的存在,除非自身细胞能够被控制,自如变换。

    有所努力,却无法成功地转换过来叙述的方式,这也是自己遭遇的困境,回顾过去,真的改变了很多,而有些感觉,有些叙述能力,可能就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在那种状态下,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所以在抗拒中,在感觉的抗拒中,感觉无法回去,这算不算是自己本身的固化,还是按自己目前的感觉来叙述吧,在以后有所感觉,非常强烈的感觉存在,并且在积蓄一段时间后,获得力量后,再来换另外一种方式叙述吧。

    什么时候有所感觉,这个不需要自己担心,出现的总是会出现,不出现的就不会出现的,在一切莫名的认识之后,却越发回到了那种顺其自然的状态,又不去抗争命运了,失去了什么?精神的力量在理智面前被消减了,还是更加坚定,或者自然变成了更理性的,更好的选择,并没有被消减,只是更加理性而已,看到的越全面,认知的越全面,理性选择就越多,这是真理。

    真的最终,完全变成一种理性的生物机械存在吗?情感真的可以被驱逐吗?在欺骗自己吧,人这载体本身的属性,除非那时候完全脱离了人这载体的存在,将自己,或者所谓的我依存在这天地之中,这倒是有可能的,化身为道,在理性到极致的时候,真的可以将自己从人这载体中脱离出来,融入这天地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