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七节 戚姬的结局(一)-第2/2页





    当然,也是有个例出现的,那些刘邦比较冷落的妃子,现在的生活待遇将会有质的提升。比如有个称为薄姬的妃子,就比较幸运,她得以随子就国为王太后。这个女人将会有更多的故事要讲,因为她的儿子叫刘恒。待得她再次登台准备唱主角时,让我们再加以详细介绍吧。

    如果吕雉只是把事情搞到这种地步,似乎也没什么出奇的,也不值得我们专开章节在此介绍,可吕雉不同于常人,她在这件事情上将有过火的行为上演。

    吕雉过火行为开始了。当然配合演出的人也很容易想到——戚姬,因为这个女人,在“易储”那件事上捣鼓的动静不小,把吕雉气的要死。而现在,戚姬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自从刘邦病重,戚姬算是彻底死心,不光见不了刘邦的面,甚至被软禁起来,连人身自由也得不到保障。直到此时她才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

    刘邦还没死自己就沦落到这种地步,如若刘邦真的归天,自己该何去何从?

    戚姬甚至相过一死了之,先刘邦一步而去,免得活着受辱。然而,事到临头,她却下不去手,她牵挂自己的好儿子。

    人就是这样,牵挂越多,痛苦越大,本希望留下一些东西,但事与愿违,将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其中,包括性命,包括尊严,包括很多值得缅怀和铭记的东西。

    戚姬的这次犹豫,把自己推进了无底的深渊,她将面临的不是什么希望,而是让她自己和世人都难以承受,也无法直面的痛处。

    看来,人有的时候真该对自己狠一点,也许这反而是个机会。可事实却恰恰相反,逢事我们往往会举棋不定,就在犹豫不决之间,错过了最佳的机会,等待的只能是命运的抉择,甚至是荼毒。

    戚姬就是一个明证。

    当然,如果没有戚姬的配合,也许吕雉的名声不会坏的这么透彻。可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