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日落长河—(十)四皓定储(三)-第2/2页





    然而,刘邦的反应却大出人意料——含笑而起。也就是说,刘邦还很高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收拾黥布的洪流中去了。

    实际上,整个汉朝的皇帝们都好这一口,**佳丽三千,却仍不满足,还比较喜欢男宠。可能是刘邦开了这么个好头,文帝、景帝……一直到最后,几乎每位皇帝都要来这么一处,期间大有比刘邦还过分的。

    由于我这部书的宗旨是弘扬正气的,对这些内容就不怎么刻意深究了。当然,随后一些帝王身上也会提到,但我绝不会对汉朝皇帝们这个重口味的喜好着意探讨。如果哪位心底比较阴暗的仁兄,喜欢此处环节,敬请自行翻阅史料或发挥想象。

    也就是说,在当时,搞“玻璃”不是件丢人的事情,虽然没被拿上台面说事,但至少不是被批判的理论范畴之内。所以,樊哙的话虽然比较难听,但还是可以理解的。

    那一次樊哙说的比较过火,而紧接着,他将说出更加过火的话。

    “易储”风波再起,张良和叔孙通先后表演结束,最终的结果很不理想。现在的吕雉很着急,又一次把吕家人招进了宫商量对策,这一次樊哙成功参加。

    你一言,我一语,最终也没商量个所以然。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樊哙说话了,“待宫车晏驾,必诛戚氏母子!”

    好了,樊哙在这次“易储”事件中的工作就算做完了。

    也许大家会很失望,以为樊哙会干出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吸引一下大家的眼球,然而不过就是这么一句话吗。的确,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要说在吕家这个小范围聚会上说这么一句话,也没什么大不了。可令樊哙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话由心生,樊哙的话说的很直白,可他的心里却很阴暗。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一个词来代替——谋逆。把他的话讲明白,就是刘如意如果当皇帝,那他就起来造反。刘邦还没死,樊哙就把刀子给掏出来了,的确有些张狂。

    永远都要记住,绝对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只要敢说出一句过分的话,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原封不动,甚至会添油加醋地传到对手的耳朵里。可能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但迟早会兑现。当然,樊哙也为自己的这句话付出了些代价。

    就在吕家人无奈地商量对策时,刘邦下诏群臣,搞个酒宴,要求太子刘盈、赵王刘如意参加。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吕雉等人,根本猜不透刘邦的想法,也不知道刘邦会下出什么样的棋。

    就在万般无奈之下,吕雉灵光一现,她准备打出手中最后的一张王牌——“商山四皓”随太子与会。

    这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可吕雉现在能想到的,也只有如此了。能说上话的人都说过了,能出力的人都出过力了,纵然如此,儿子刘盈的位置依然岌岌可危。现在,也只好让手中的这张王牌出马了。但吕雉的心中,并不清楚这一招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