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十三章 流程加强版-第2/6页





    正因为如此,70年代,乃至80年代的科幻片,对未来的科技昌明程度都过于高估,以著名的{银翼杀手}为例,82年上映的,描述的是2019年的洛杉矶,真正活在2019年的人都知道,再给人类100年,怕也实现不了{银翼杀手}中的那些科技。

    比如反派复制人临死时的那段经典陈述:“我见过战舰在猎户座的端沿燃烧……”

    这段话,感觉就像一个仗打老了的老兵的回忆式描述,以表达复制人为人类文明出生入死,总在最危险的地方干最危险的事,却也因此有着非凡经历,因此从生命质量的角度,人类根本没有资格批评复制人低端这样一个观点。

    但这也从侧面陈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高度,绝对是星际文明而来,感觉像是银河争霸战的时代。

    这是2019年?2219年怕都做不到吧?

    而后来,90年代,21世纪初,科幻电影在年代与科技程度的对应度上,就明显降下来了,也让人感觉更靠谱了。当然也有过于接地气而感到low的,像{洛杉矶之战},以及{超级战舰},感觉外星人弄了些大号的破烂就过来了。

    总的来说,{异形1}是1979年上映的,正是人们对科技发展速度过于高估的时代尾端,所以科技背景吹的过于玄了点。

    而一个谎言总是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圆。为了能让故事接上,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吹下去。

    那么前传时期,按照推导,也得有不俗的星际航行技术。

    其实前传第一部{普罗米修斯}就有类似的问题,天堂星在哪?泽塔太阳系又在哪?通过山洞中远古壁画(2089年发现)和现实星图的对照,总感觉很远,实际上也确实很远。比半人马阿尔法星c远的多的多。

    而普罗米修斯号的推进引擎,表现出来的是等离子推进的一个水平,还属于典型的工质引擎,连曲率航行功能都没有,就要4年飞去天堂星,怎么飞过去的?请解释。

    解释不来,不解释。接下来的{异形:契约}也不解释,反正就是来了。

    可现实中,这些是一定要自洽的,必须有个解释的通的说法,不会是莫须有。

    就这样,自主开辟跃迁点的跃迁技术出现了,赵文睿笑了,感觉这次是真的赚到了。

    这个技术一下就填补了星际航行中的一项重大空白。而且他掌握的整体科技度,远远超过这时代。

    这意味着,自主开辟跃迁点的技术,相当于一个并不算高端,只是漏点了的科技树分支。

    现在有了初级的,凭借他掌握的整体科技高度,能迅速的将这个分支补上来。

    那么以后,他的星际舰船,就可以是想怎么跳怎么跳,想在哪里跳在哪里跳了。基本上除了跃迁对舰船整体性能的要求以及能量的消耗,没有什么能制约他满宇宙乱飞,这太**了!

    开心!

    如果不是他掰扯这些背景细节,谁能想到这么个乐高积木放大版的简陋移民星船,竟然拥有着让漫威三大星际帝国都愿意跪舔的星际航行技术?

    赵文睿一开心,契约号上下自然是幸福了许多。

    赵文睿干脆给这帮新时代流浪汉造了艘新舰,虽然尺寸略短一些,但更饱满,整体功能性也更强。

    契约号的移民,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完成了换舱,从胶囊式,换成了类似{阿凡达}或{第五元素}中的那种胶囊公寓式。

    尽管看起来都是胶囊系列,可冬眠机制却大不相同,绝对不会发生开不了盖子还被火化的戏码。

    而对于第二代人类胚胎的保护,同样先进了许多,全天候呵护,不需要沃尔特那样的生化人隔段时间就人工检查。

    至于契约号上用于拓荒定居的机械设备,物资什么的,赵文睿完全没有兴趣,都转移到新舰,顺手还添加了些易操作高性能的设备,进一步强化移民的开拓能力。

    而等到将这些搞定,新契约号,就搭乘了一组t880作为舰船ai的助手,向着欧瑞伽6号发进了。

    用赵文睿的话说:“他们其实与这段历史无关,就是背景板,没有个人秀的口头上的活道具,没有必要在这一站刻意停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