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芯片材料讨论-第2/3页





    王珏陷入了沉思了。

    良久之后,王珏才回过神,不是不一样,而是两个世界的科技树长得不太一样。不可能两个世界的技术完全一样,一些技术在这个世界研究出来了,比如纳米集成技术,另一个世界没有,而另一个世界的一些技术这个世界没有。

    “干妈你懂不懂技术?”

    “在荣耀随便一个人都懂技术,只是我确实不太精通。”

    要精通那还得了?王珏内心干笑一声。

    “在传统材料物理之中,集成电路的极限在7纳米。因为在这个极限之中,粒子通道长达20纳米,这已经是传统物理的极限了。如果突破这个极限,那就是量子力学的范畴了。”

    “这个我知道,荣耀花了十年时间达到了10纳米线程。”

    “锗硅可以达到极限,这是在已知材料之中在纳米级别工作效率最高,最稳定的材料了,其他的材料都不行。相对于石墨烯材料的不可预知性,锗硅材料是可以测定的。石墨烯材料已经是量子力学范畴了,一些量子力学的验证可以在石墨烯上验证,但是想要大规模应用,短时间是不现实的。锗硅材料就不错。”

    “其中的问题也容易解决,在锗硅的硅基板上掺杂碳元素等同位素可以大大降低晶格失配现象。至于需要电流高这个暂时无法解决,但是锗硅有很好的导热性,所以可以通过微光刻技术来散热。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微电子集成达到一个新的领域。”

    “技术要点呢?”

    “制备可以用分子束外延,技术成熟之后可以用气相沉积,不过生产量不大的话最好不要用。”分子束外延是目前最稳定最优秀的材料制备手段,只是产量低,需要的时间长。

    王珏仔细回想了那一个世界的锗硅材料制备手段和要点,缓缓说道。这种材料是那一个世界应用规模很大的材料,世界上有名的芯片公司都是在研究这种材料,在高精密元件中,应用也很多,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比较高,但是性能真的没有什么说的。

    叶明珠拿出小笔记本电脑噼里啪啦的打字。

    期间还问了王珏一些问题。王珏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没说。

    两个小时之后,叶明珠洋洋洒洒的写了一万多个字。这种打字速度不去写小说真的屈才了。

    写完了之后,叶明珠饶有兴味的看着王珏:“你是故意的?”

    王珏愣住了,不明所以。

    “你给杨琴通信标准,给我微电子元件的革新,是不是一种一视同仁?”

    王珏哭笑不得。

    “杨阿姨那里只是一个意外,而这里我是觉得干妈你做微电子,而且锗硅材料也属于传统半导体材料,荣耀应该更好上手。而且由于锗硅材料的一些特行,你们可以积累一些高工作频率的元器件的经验,将来做石墨烯电器元件的时候更得心应手。相对于石墨烯,锗硅材料更稳定,效果更好。在材料物理里面,不是材料越好就能做出越好的性能。现在就进入石墨烯太早了。有那时间去做石墨烯相关的研究,其实可以做传统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还是要研究的。”叶明珠缓缓说道。

    “国家对石墨烯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如果把爱因森和华夏类比,那华夏就是一个更大的爱因森。所以在同样的微电子领域,华夏比爱因森更重视。在爱因森里面,这样的研究是工作任务,在荣耀,这就是政治任务。”

    把华夏比作一个大公司?王珏愕然,随即发现,这个类比很恰当。

    “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头绪,还有很多同仁一起研究,有国家微电子研究所,有华科院,还有一些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各大院校,但是要出成果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石墨烯的制备还需要改进,现在的石墨烯实验室产出的产量低,生产线上生产的规则不一,不能用于精密加工。如果你的这个锗硅合金能制备出来那就最好不过了。”

    当然能制备出来,而且要达到7纳米线程,还就要使用这种材料,石墨烯例外。锗的晶格常数比硅大,这样将两种物质结合在一起,si原子之间的键长就会被拉伸,有一种最浅显的说法因为原子间间距增大,对电子移动的阻碍就减小了,所以速度,功耗和特征频率等性能会有较大的提升。然后,锗的带隙比硅小。锗硅材料可以通过调节锗的组分和引入表面起伏,使响应波长工作在1.3μm和1.55μm之间。而常规光通信波段为1.3μm-1.6μm。所以这个特性使锗硅材料在光通信器件方面有很大优势。这是锗具备的其他同一个序列号的元素不具备的优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