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感动华夏-第2/3页



    “王老师,啥都不说了,小子末学让你笑话了。学艺不精就出来厮混是我不对。这一首歌还请王老师务必收下。”

    “你这小子有一点调皮,连回复都是复制粘贴的。我也不要你的歌曲,只是改编一下。小伙子不错。 @鸦。”

    “七子之歌,娓娓听来如同一首诗歌。虽然歌词很直白,但是真的很感人至深。在所有的歌曲中,我最喜欢这一首。不过既然是七子之歌,应该还有后文吧?”

    这一位来头更是不得了,他的微博认证是燕京大学校长。当然是前校长了,毕竟季钟华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对于七十多岁的老人还听自己的歌曲,王珏说是不感动那是假的。王珏第一次觉得抄袭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季钟华是现在仅存不多的经历过那一个完整动乱年代的知识分子,对这种歌曲情有独钟是王珏是能够想明白的。但正是因为这一点,王珏觉得自己应该做一点什么。

    仔细回忆了一下,然后为微博中回复了季钟华。

    这一次王珏不敢将这一些东西归为己有了。

    “小时候喜欢看旧书,某一天在旧书摊看到一些泛黄的纸张,我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上面的内容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只是小子才疏学浅,至今没有找到这是哪一位大家写的东西。内容是这样的。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除了换了地名,这个世界和张明的世界历史是差不多的。也许这个世界也有闻一多先生这样的人物,但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不是谁的文稿都能流传下来,那是华夏文明最严重的一次浩劫之一。可能这个世界也有这样的诗歌,但是没有那一个世界那样幸运流传了下来。

    除了改了地名之外,其他的东西全部抄录了下来。

    无论是这个世界还是张明的世界。在基础教育方面都是很成功的。加入走进初中校园小学校园之中,你问那一些学生最讨厌什么人,绝对是日本人。张明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就算在做梦的时候都会叫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有这样的情怀的张明记得七子之歌实属平常。王珏本身也是多愁善感之辈,常常会做一些替古人垂泪的事情。远的不说,就说不久前和辰月差点闹翻的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了。五胡乱华已经多少年了,可是王珏就是看不顺眼那一段历史。当回忆中出现了那一些革命先哲的一些文字的时候,王珏总有一种恨不生在当时,以身报国的情怀。对于冰冷的历史而言,那一段历史已经定格了,无法更改其中的悲苦和冷漠,但是对于王珏而言却始终有一种很奇怪的念头,那就是对现在人来说已经过去的历史,在当时的那一些人眼中是多么悲凉的人生?

    回顾历史的人,和处在变革之中的人总归是不一样的吧!

    王珏将七子之歌放在了微博上面。心情一时有一些压抑。

    最最了解王珏的是钱老师。当她看到王珏发出的微博之后,就给王珏打电话了,然后放开了手边的工作陪着王珏在一个咖啡馆坐了一会儿。对于钱老师来说,王珏这一种性格不是什么缺陷,反而是王珏最为可爱的地方。

    王珏可不知道他的微博在微博圈子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微博还很年轻,所以还没有衍生出一些功能和词汇。功能就是打赏之类的,二词汇就是微博热文。

    七子之歌发出,国内很多知名的大v立即就点赞了。

    香江大学官微点赞。

    葡京特别行政区政府官微点赞并转发。并附上一句话:“母亲,你的孩子已经回家了!谢谢你的不离不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