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蝗之计划



    与褒国达成贸易结盟的关系后,陈华等人继续沿着汉水出。

    途经那个扈国分支竹溪部落,顺道收复了它,接着沿着6路一边收复路上的那些小氏族一边返回庖国。

    庖国是伏羲氏族的一个分支,庖国伯候庖丁在数年前,将伏羲氏族的玉琮和玉璧,还有禹鼎献给陈华,所以,现在的庖国也成为了洛国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现在洛国的不但收复了洛水的中上游,还在6地上打通了汉水流域,并收复汉水中游,而汉水的下游,是豫州与荆州地区,也是部分三苗人的地盘。

    三苗并非指三个部落,而是与东夷一样,是一个区位名称,实际上,三苗有一百多个分支部落,在荆州的三苗人是归顺于夏王朝的,不过他们并不是绝对服从,他们还不时与夏王朝作对。

    陈华将禹鼎带回洛城,就立刻命令礼部将三个禹鼎好好供奉起来,并修建一个面积达一万平方米的神庙,用于安放这禹鼎。

    这个神庙不但供奉着禹鼎,还供奉着洛氏、伏羲氏等氏族的信物,神庙造得非常大,也非常气派,同时花费的财政也非常多。

    不过,最近几年,洛国除了在上年勤王外,就没有动过战争,一直都在埋头展搞生产。

    洛城附近的那些氏族,诸如白民国、铁石部落、洪氏、连山氏等的氏族都全部撤销变为县。

    但冀州的牧野西河等地还存在着不少的氏族,这个就没办法了,这些氏族与洛氏的关系较疏远,这得等到第一批小学毕业的识字人去取代冀州地区的管理层,才能慢慢弱化这些氏族,才能逐步撤销这些氏族。

    在陈华还在西王母国期间,宓妃与庖丁、洛宁等人凭借伏羲氏族的玉琮和玉壁这些信物,将伏羲氏遗族金刀盟收拢过来,特别是金刀盟的宓风在得知洛国还拥有三个禹鼎后,更是一改先前犹豫的态度,转而拥立陈华。

    现在洛国的实力强大,也不再顾忌金刀盟。

    直接在铁木氏附近的平原划出一块地方,让金刀盟的氏族在那里建立城邑,为了不让金刀盟坐大,洛宁和一众高层商量后,在其它县城的附近再划出五块地给金刀盟的氏族居住。

    同时,也因为金刀盟的归顺,洛国的势力得以越过南山泽,蔓延到伏牛山,并与三苗人的地盘相接触。

    在洛水上游的南山泽里,那个外族黑山部落则是继续成为洛国的附属部落,与洛国一起开采盐煤,并且定期向洛国纳贡。

    洛国作为回报,则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还有铜类输送给黑山部落,双方都有共同利益,只要黑山部落继续纳贡称臣,洛国就不会对他们动用武力。

    陈华回来后,洛宁等人将这两年生的事情都汇报给他知道,特别是太康任命洛宁为农官,让洛国去处理荆州梁州旱情的事。

    “熊髡是后羿之臣。”

    陈华的历史知识还是有的,一下子就看穿了后羿的计划,并向众人说道:“后羿身边有四个能臣,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这个熊髡应该是后羿派去蛊惑太康的。”

    “后羿与我们想的一样,现在夏后氏气数未尽,还有很多拥戴太康的方国氏族,现在大家都出师无名。”

    “既然后羿已经派出熊髡去蛊惑太康,让夏后氏失民心,我们就不必多虑了,我们继续默默展,不必要的战争不要动,好好修养生息。”

    “荆州、梁州大旱,太康派我们去治理,确实对我们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太康怎么也想不到,我们已经拥有荆州、梁州...这两个州的禹鼎。”

    “这两个禹鼎是将来统御这两州的重要信物,这次我们可以借助救灾之名,拉拢这两州的氏族方国。”

    众人听到陈华的分析后,都一致赞同。

    洛宁说道:“荆州、梁州只是部分受灾,其北部靠近豫州的地方受灾并不严重,就比如伏牛山南部的吕国、嘎苗等势力,甚至是涂山氏等淮夷地区的方国都不受影响,他们都尊从太康。”

    “确实....”陈华点头,“得想个办法...想一个不用动武就让他们臣服、或者让他们受到严重损失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