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将士壮哉



。。。。。。。。。。

鞑靼大军退去以后望北城大门打开一条小缝,百余名城中守军在一名百夫长的带领下从缝隙偷偷摸出来。

双眼来回观察,警惕着看向鞑靼大军的方向,谨防他们杀个回马枪,弯腰回头看向身后同样一脸紧张的士卒低声嘱咐他们:“都小心点!小心还有撞死的鞑靼蛮子!”

这对百人队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出城收集还可以使用的箭矢,大周已经安逸太久了,望北城箭矢的库存本就不多,现在箭矢更是用一点少一点,所以能收集的箭矢就尽量回收回来,外加把没死透的鞑靼士卒给他来上一刀。

这次鞑靼大军攻城失败丢下了2000多的尸体下来,死相凄惨。

“快!都麻利点!十人一队!不要散的太开,互相之间还能有照应!”为首的百夫长在尸堆中穿梭着,不时从鞑靼人的尸体上拔出还能使用的箭矢。剧烈的心跳和沉重的呼吸声的预示着这名百夫长内心的不平静。

十名大周士卒正背靠背弯腰曲背收集地上散落的箭矢,丝毫没有注意到不远处一旁身上插着几只箭矢的“尸体”在死死地盯着他们。

那名假死的鞑靼士卒深知自己也深受重伤也活不了多久,待一名士卒走近他身边后瞬间暴起,手中弯刀破开铠甲直直地捅进那名士卒的身体里,不断翻转搅烂里面的肠子。

“啊!”一声惨叫声瞬间打破这个寂静的战场,刺动着在场所有士卒的神经。

那名士卒看着脸色疯狂的鞑靼人想拿起手中的剑,可鲜血不停的流出并带着肠子的残渣,生机不断消失连挥剑斩向鞑靼士卒的力气都没有就倒了下去。

“李子!”旁边的士卒反应过来一刀砍断了那名鞑靼士卒的手臂,可是已经晚了,李子的生命已经永远的留在这片土地上了。

那名鞑靼士卒吃痛倒在地上,捂着不断出血的断臂,可是脸上满是狞笑,看着沉浸在悲痛里的大周士卒。等待他的也只有死亡。

而这也像一个信号一样,尸堆里不时有装死的鞑靼士卒偷袭在收集箭矢的大周士卒,也不断有假死的鞑靼士卒被发现砍死。

就连领头的百夫长一不留神都被一名鞑靼士卒砍中肩膀,待到集合队伍时居然损失了20个人,还有士卒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势。

战争的残酷不言而喻,上一秒还在谈笑风生的手足下一秒就凄惨的在眼前死去,他绝望的眼神和不断溢血的嘴还想要说着什么,可话却怎么样也说不出口了,那些几人之间难忘的回忆也只能埋在心底,一个人要代替另一个人活下去,活下来的人要时时刻刻忍受煎熬,就算逼着自己忘掉,在清静的夜晚看着夜色也会忍不住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又会忍不住独自流泪。

所有人都踏着沉重的步伐回来时的城门口,身上背着死去的弟兄。

去时还见兄弟,归来已是故人!阴阳两相隔。

城门后面的空地上,死去的二十位兄弟整齐的排在地上,身上盖着白布。

周围围着一圈士卒,气氛低迷,神情悲伤。右拳紧握放在胸口,低头默哀为死去的弟兄献上大周军队最高的致意,城中主将将盔放于地上,对着地上死去的士卒深深鞠躬。

城墙根已经挖出了一个大坑,用来安葬士卒。毕竟入土为安。

“对不住了!兄弟们,将就一下!我们很快就会拉着鞑靼蛮子来陪你们,你们就在黄泉先待一会。”主将把酒倒在地上大喝道。

“入土!”

“大周士卒壮哉兮!”

土一层层的铲进坑里直至填平形成一个小土包,一个简易雕刻的木牌就是这二十个好男儿的英灵墓。

而这种能入土为安情况还是非常好的了,在场的众人都不清楚在他们死去的时候能不能入土为安,还是会被野兽吃掉,或者是一个连墓排都没有的小土胚,最后没有一个人记得。

马革裹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正以为是讲讲的吗?

第二日。

完颜兀术改变战略,鞑靼大军开始利用人数优势,采用车轮战,15万大军轮番上阵,不停的消耗望北城中守军的精力。

此举一举两得,一可以增强攻城经验,二是消耗城内守军。因为鞑靼人身居草原,所以军中士卒不懂得如何攻城,现在十五万鞑靼大军分成五队,每队3万人,交替攻城可以增加攻城经验,为以后攻下大周其他城池做准备,而且一队下来休息另一队顶上,鞑靼士卒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让城中守军疲于奔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