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提高工人待遇



        曾鉴作为工部尚书,对于能改进工部生产的方式,自然是最感兴趣的。

        赵策这个人,他是知道的。

        这人医术了得,那些千百年来没人能治好的瘟疫,都被他轻轻松松治愈。

        不止医术。

        这人文采也同样了得,更有六元及第的科举第一人光环在身。

        对了。

        他还对海外的事情知之甚详。

        这样的人,对着他们工部的事情指指点点,他们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冒犯。

        反而个个都睁着一双好学的眼睛,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赵策回过神来,看着这些人一个个都求贤若渴的看着自己,不由的笑了一下。

        “流水线作业,这是先秦使用来生产武器的做法。”

        “诸位没听说过么?”

        大家听罢,把眼光转向了工部几个带头大哥身上。

        曾鉴作为工部的老大,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是老夫孤陋寡闻了......”

        其实曾鉴也是有在书上看见过的。

        但是秦之后,就没人用过这种办法了。

        所以他也没有去深入了解,更不会专门去返古使用古人的生产方式。

        而是使用他们以为比古人更先进的方式。

        如今听赵策这么一说,又好像古人比他们大明还先进多了......

        确实在秦朝的时候,便有了流水线作业。

        那时候的作业方式,与现代的流水线作业基本没太大的区别。

        复杂的大型武器,组装起来需要很多的零件。

        而这些零件的打造,有时候要历经上百道工序。

        于是我们聪明的先秦人,便发明了流水线作业。

        每一种零件或其中一道工序,都由指定的人负责。

        等到零件做好后,便可以进行汇总组装。

        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生产时间,更能很好的解决那种新老手之间熟练度不同而打造的武器差别巨大的弊端。

        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

        一旦武器损坏,只要确定了损坏的位置。

        那么就可以用到相应的零件去进行替换。

        而不是像现在这座炸膛的火炮一般,要整座进行维修。

        这么先进的生产方式,赵策也不清楚秦后为何就被舍弃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生产方式,是经过现代社会验证的最佳生产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