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状元之相



        鹿鸣宴上要做的,大多数是谢恩诗。

        谢恩诗,美其名义,自然是要歌颂朝廷,歌颂当今,或是带忠君报国之志的诗词。

        赵策此诗,虽然话里并无明显的歌颂之意。

        然则他诗里描写的北地重阳风光,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又有波澜壮阔之意。

        “人生易老天难老......”

        “人命朝露,人生短暂,但诗里却无任何消极之意,反而充满乐观与劝谏之意。”

        “天难老......喻示我国朝延绵永世,与天既寿。”

        “秋霜胜似春光,以有涯积为无涯。”

        一旁的王华拍案而起,赞不绝口:“好词!”

        “如此气势恢宏之词,实在令吾激情澎湃!”

        王华说完,一旁的一个同考官也点头吟道:“二十年前宴鹿鸣,京闱何意此持衡。官曹饱后心长怍,天语来时梦亦惊。敢谓文章真妙选,极知荣宠是虚名。宾筵既醉皆君德,拟赋周诗竟不成。”

        “前有李公主持当年顺天府主考官,写下的鹿鸣诗引得天下学子争相传阅。”

        “然赵解元作为李公的徒弟,却与李公清丽雅正的风格,完全不同。”

        “此等恢宏大气之风,如今我大明确实罕见。”

        其他人也都是一脸的赞赏之意。

        诗词乃是文雅之事,这永西伯农家出身,想不到也能作出此等大气磅礴的词来。

        这不得不让人惊讶至极。

        王华脸上仍旧带着激动,他转头看了一眼先前说话的人,笑道:“依我看来,虽有不同,但却仍有相同之处。”

        “哦?王大人请讲。”

        赵策诗词念完,基本没他什么事了。

        这些考官们,个个都激动的在讨论着他的诗词。

        而作为当事人,赵策只能站在一旁,虚心的听着众人的讨论。

        王华继续念道:“围撤汉科三日战,苑看唐树九回春。

        丹心未老将头白,犹是当年献策身。”

        “我听着,倒是觉得此词内里的鼓舞之意,与李公这两句鼓励新科进士的诗句,有些许相似。”

        当然,这两首诗词,在赵策看来,并没有可以比较的地方。

        毕竟背景完全不一样,诗词的含义也是完全不同。

        只是赵策都不得不佩服这些读书人。

        怪不得后世语文要考阅读理解,原来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德。

        自己吟了一首诗,他们就已经解读了一箩筐的意思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