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新出炉的教科书】-第2/2页





    吕思勉读得废寝忘食,连午饭和晚饭都没吃,直到肚子饿得呱呱叫,才猛地发觉外面已经天黑了。

    囫囵着吃了些东西,吕思勉又熬夜阅读半宿,第二天早上起床已经出现黑眼圈。他拿着找到校长张寿镛,开口边说:“伯颂兄,我建议把这本书选为光华大学的世界史教科书。”

    “什么书?”张寿镛问。

    “周赫煊的新作,”吕思勉推崇备至道,“此书写得极为精彩,内容通俗易懂,史学观点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大学生学习阅读。”

    “原来是周先生的著作,”张寿镛笑道,“你是历史系主任,你自己决定吧,我只负责出钱采购教材。”

    就这样,成为光华大学历史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

    不仅是学生在阅读,连历史专业的老师都在学习,因为里的许多观点和资料都比较新颖。老师们如果不好好学习,怎么好意思给学生上课?

    为了减轻学生们的负担,的学校集体采购价只需要4元,远远低于市面上的6元零售价。

    这本书一发放到学生手里,立即引起竞相阅读。不知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就连许多理工科学生都读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本书写得并不艰涩,完全可以当做科普性读物消遣。

    直到抗战爆发前夕,已经在中国普及开来,至少有九成的大学把它当做教科书,包括许多教会学校在内。

    而在历史专业的学生心目中,周赫煊已经成为大神级别存在,属于世界史领域不可撼动的权威泰斗。

    8)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