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买下英国最后的王冠 一



    “莫伊尼汉男爵,你好!”刘思见到莫伊尼汉男爵是在伦敦的郊外庄园里,他没有入乡随俗行什么贵族礼,而是伸出右手,以一般生意人的握手礼见面。

    莫伊尼汉作为一个商人性质多一点的贵族,并不在意,如果不是贵族这个身份对他做公关公司有优势,他可不愿意做一个要保持什么绅士风度的先生,更愿意做一个有钱的商人,“刘先生,请坐!”

    见莫伊尼汉已经为自己满上了一杯龙井茶,也不矫情,直接坐下,“莫伊尼汉男爵应该知道我的来意,不知莫伊公司接不接这个活儿?”

    “明白!刘先生想要收购一些汽车公司!”莫伊尼汉品了一口茶水,借机思考了一下措辞,“下面的员工能力不行,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讲太明白,劳烦刘先生与我详细的说一说!”

    其实当初刘思在伦敦市中心的莫伊公司与留看公司的一位公关经理见面交流的时候,没有详细说到底要收购那些汽车公司。毕竟收购布加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与宾利四个汽车公司可不只有刘思,还有德国的大众、宝马、奔驰,美国的福特、通用,意大利的菲亚特等一些大汽车公司,这消息可不能走漏。所以之前与留看莫伊公司的公关经理交流时并没有详细的说自己想要收购的汽车品牌。莫伊尼汉因此才要这样发问。

    大众、宝马、奔驰……想一想压力就大。这些汽车公司在世界很成功,运营汽车公司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销售渠道强、研发能力强,再加上这些欧美汽车公司披上的白色人皮,刘思觉得一旦消息泄露,他能收购布加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与宾利四个汽车公司的可能性只存在理论之中。

    这些竞争的汽车公司中,唯有德国的汽车公司目的性最强。一是美国的福特、通用前不久刚收购了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意大利的菲亚特刚收购了法拉利、玛莎拉蒂,加上美国的福特、通用,意大利的菲亚特自己本身拥有的品牌,他们对于布加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与宾利四个汽车公司的热心不如德国。

    德国汽车公司大多都是商务车,在跑车、高档轿车方面一无是处,而之前收购罗浮汽车公司旗下的跑车、高档轿车因为当初罗浮集团高层不重视品牌,品牌的价值非常低。

    除了这之外,德国对英国豪华品牌一直非常情有独钟!为何德国车厂对英国豪华品牌情有独钟?

    人们更喜欢的是锦上添花,就象绝大多数人喜欢在铂金的戒指上镶嵌一粒钻石。戒指依然是那枚戒指,但它在人们眼睛里却从此不同。

    德国人就象那铂金,他们谦逊朴实,一丝不苟。精准、安静,并且值得信赖。

    但是英国人却往往成为铂金上的那颗钻石。

    国人因为他们如钟表那样精准的特性,当仁不让地成为在工业方面,尤其是机械制造上的天才。他们创造精确的美学,如同由德国人创造的主导现代工业设计最基础美学--“形式依附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的Bauhaus精神那样。这让他们成为世界这个舞台上具有最鲜明特色的一群,以汽车为例,德国汽车表现在可靠的品质,完美的人机工学,出众的加速度。他们又是心思缜密的,所以在他们的汽车设计中更注重空气动力学,安全性能等等的考虑。他们凭借着全球车厂中最多的专利技术,带动全球车坛的技术潮流。于是,当今的世界车坛很显著地被追求功能、严谨简约的德国风所席卷。

    但是就象著名的德国品牌“大众“的名字所表达的那样,德国车是面向大众的。德国人无可奈何地承认,他们只是构成戒指的那些铂金,却不能成为凝聚目光的那粒钻石。那集中在一点的辉煌,来自它的远邻--英国。

    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买日本车,买的是工具;选择德国车,选择的是机器;而拥有英国车,拥有的就是艺术。

    贵族的艺术。

    英国人就是那么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也许你可以说他们是雍懒的,你也可以认为他们是保守的。但是就是这个在大西洋中的岛国,却始终将尊贵这个字眼发挥到极至。作为在公元11世纪就有了世袭贵族的古老国家,尽管第一个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但至今千年的贵族的印记却深深融入了英国人的血脉里。在当今世界一边叫嚣着标榜个性,一边却在全球化步伐中日益同化的时代里,英国却依然以它的传承昭示着它的独立性:今天的英国,贵族成员仍能得到社会的敬重。而在英国的最高立法和权力机关上议院中,依然是那些浸淫千年不列颠历史的贵族们活跃的舞台。他们从小就被送到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礼仪和艺术,培养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英国风韵“。他们以孤傲的身影远离公众,保持一种自身的特殊性和神秘感。即使在中产阶层的圈子里,人的高下之分,也要取决于一个人的言行是否与贵族相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