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风投资本 三 反响



    5月14日是个节点,5月14日一过,刘思持有的东南亚各国货币远期合约头寸基本不存在爆仓风险。历史告诉他,5月14号之后,除了新台币、韩元,林吉特、比索、泰铢、印尼盾都一直处于缓慢下跌状态,没有大规模的反弹。

    新台币、韩元因为是在10月份下旬才开始宣布自有浮动的,所以如今刘思并没有急着吸收韩元与新台币的远期合约,以至于如今1000多亿美元的头寸中仅仅只有13亿美元的新台币头寸,15亿美元的韩元头寸。

    算上在头寸账户中的可挪动账户现金,他目前总计还有93亿多美元的资金。既然不用太担心被爆仓的危险,为此刘思忍不住想要挪用头寸账户中的可挪动账户现金了。特别是在之前电话中杰夫提到的亚马逊上市一事让他想起了2000年网络泡沫。

    互联网泡沫(又称科网泡沫或dot泡沫)指自1995年至2001年间的投机泡沫,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与科技及新兴的互联网相关企业股价高速上升的事件。

    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段,美国股市陷入了疯狂之中。在“非理性繁荣”之下,投资者将大量财富投入到价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但这些投机性企业却赚不到一点利润,白白浪费了大量投资。

    故事的确是这么个说法,但现实却有所不同。没错,美国的确发生了网络泡沫;没错,泡沫导致了投资的浪费和扭曲。但泡沫规模没有通常想像的那么大,持续时间也没那么久——事实上,泡沫从1998年末开始,只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互联网高科技公司股票疯涨,估值脱离理性是从1998年开始的,但野心较大的刘思自然不想在98年股票已经涨了许多的时候才入场。

    高科技股的领头羊是思科、微软、戴尔等领头羊。历史上微软的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接近7000亿美元,与1996年500亿美元相比上涨了10余倍;而其中亚马逊更为厉害,1997年5月15日上市价格为18美元每股,但到99年4月份其股价高达900多美元,涨了56倍。

    现如今纳斯达克中的科技股与互联网股还都处于理性价格之内,正是低位吸筹的时间。要知道,高达几十倍的投资收益甚至都能够超过在泰国布局大半年获得的回报率。

    挂了电话之后,刘思就带着保镖回自己的卧室通过联想机在搜索纳斯达克中值得投资的科技股与互联网股,得到的名单讲通过传真机发送给杰夫、达芙妮二人。只是需要思考的是,代表天使资本、凤凰资本操盘的操盘手由自己派遣,还是让杰夫、达芙妮两人自己招收。

    思科97年5月到2000年3月总计上涨了10倍,划上;亚马逊1997年5月15日上市价格为18美元每股,但到99年4月份其股价高达900多美元,涨了56倍,划上勾;微软的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接近7000亿美元,与1996年500亿美元相比上涨了10余倍,划上勾……

    刘思划了许多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如思科、雅虎、英特尔、IBM、微软、惠普、戴尔、诺基亚、高通、甲骨文……当然最重要的苹果确实怎么也不能忘记,并且这是打算长期持有的一种股票。

    美国时间,5月20日,杰夫打电话通知三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或负责人各自公司天使资本的估值时,三家公司的CEO及高层真是惊呆了。或许除了米埃尔与梅格·惠特曼两人对于EBAY的估值不意外。

    三家互联网公司管理层没了意见,那么最后就只需要与管理层讨论关于投资者和管理人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分配关系安排之事。

    杰夫很好的执行刘思的要求,那就是在此次A轮融资中,三家互联网公司都会把投资者不得要求三家公司急着拿出盈利方案谋取利益列为条约。其中ICQ的方案更为苛刻,那就是投资者不得干涉ICQ日常管理,对ICQ的决策不得有任何异议。加上其估值高达8亿美元,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心中都只有一个观念,“傻子才会投资了。”

    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心中嘀咕,但不急,因为杰夫给出了承诺,“如果最后没有投资机构与投资者参与ICQ的A轮融资,那么天使资本将会以8亿美元的估值为ICQ找来或投入1亿美元的现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