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第2/2页





    夺取此地没有造成明军什么伤亡,骑兵奔袭堵住了大部分逃窜的人群,准备凭城固守的大越国军民被一字排开的野战炮三轮齐射就吓得魂不附体四散奔逃,嗷嗷叫的狼兵如同疯狂般的一通砍杀,北江军民马上都理智的跪下了。

    憋足劲的第二梯队白杆兵还没有逮着机会杀敌,北江城军民就纷纷缴械投降投降。

    外系明军、白杆兵、狼兵觉得跟着黄家私兵打仗太爽,往往炮火轰鸣后加上几轮火枪齐射,对手就会没命的抱头鼠窜,然后就是各路明军们追着敌人的屁股掩杀抓俘虏。

    打下一个像模像样的城池战果不错,粮食、贵金属都搞了不少,修建将要命名为“安南港”、“安南城”的劳力又增加了四五万,多了两千会汉语自称汉人的俘虏。

    黄家私兵立刻宣布在汉族领导下的民族融合政策,许多会汉语的京族人得知汉人领导其他族群,大多数都告知黄家私兵,他们就是汉人,先祖就是大汉交趾人。

    原来这些人懂历史啊!很快所有的大越国俘虏就发现汉人俘虏和他们的待遇不一样。

    汉人俘虏可以吃三顿,炊饼干饭管够,而不是如他们那样,吃两顿,稀饭管够,炊饼定量供应每人只能吃一个。

    这当然是葛呈杰带着他的班底有意为之,人为地制造出不平等,而且要得到公平待遇比较容易。

    不出所料,自称汉人的越来越多,许多不会说汉语的汉人出现了,夜校开办起来,学说汉语学写汉字成为了每个京族人改善待遇的必由之路。

    管他真汉人假汉人,不出二十年一个个都是汉人根本区分不出来。

    经过乡勇们打分,挑选了积极为明军服务的两千大越国汉人当上了领导十个男丁的小组长,这些人不仅可以饱食三顿,每天还会得到十文钱的劳动报酬。

    人只要有希望就会有奔头,大越国的升斗小民日子也很苦,他们遗传了汉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每日劳作不已。

    现在成为俘虏,每天的工作量也和他们平时的劳作区别不大,他们以前吃两顿还不一定能够混饱肚子呢,现在能够吃得肚儿圆大多数人安心劳作,少有准备逃跑的。

    得知认真工作、认真学汉语会获得更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安南港”的建筑工程进展迅速。

    海面上一艘艘货船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归,堆积在临高、感恩港口的那些准备了大半年的物资和机械源源不断被运来。

    随船而来的第一批滞留在海南岛劳作并且军训的移民也纷纷登陆。

    这些人里有许多是从后金解救的曾经做过阿哈的汉民,还有许多是用粮食换来的东江镇移民,他们都参加了接近一年的军训,战斗力和纪律性比那些钦州集训的新移民强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