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敢于搏前程-第2/2页





    从南直隶海州港转运来的陕西流民也来了两千户一万多人,其他地方收留的难民也运来了几千。

    所有的人都被混编,这是让他们摆脱约定成俗的宗族统治,有效地纳入黄家民事官管理。

    流民们被打散编成保、甲、里的户籍单位,建立档案发放户口本,他们的基层民事官都是从黄家体系选拔的。

    黄家民事官人人有武力值,个个有双管短铳,他们同样是武装工作队的领导,每天带着归属于自己管理的青壮劳动、学习、参加军训成为新乡勇,新移民都会去故土交趾落地生根。

    黄东山已经下达动员令,敢于第一批作为乡勇去支前的以后会优先提拔为保长,去了就会得到水稻田五亩,立功得到十亩以上绝不封顶,这一次挑选五万人随军由海南岛原乡勇率领。

    报名积极分子是那些被解救的辽东汉人,他们知道连穷凶极恶的建奴都打不过黄大人的兵马。

    南方的兵大部分都瘦不拉几的如猴子般,战斗力肯定不行,说不定连自己都打不过,跟着军队不仅待遇好还会优先得到良田当然趋之若鹜。

    不仅如此许多北直隶良民也争先恐后参加选拔,他们知道妻儿会留下,等得到的地方安定了才会成行。

    自己万一死在战场会得到抚恤银一百两,家小会成为烈属,黄家烈属的地位高、待遇优、工作好、收入不低,为了妻儿离乡背井之人有什么不敢拼?

    在白送良田、万一战死可以得到一百两银子的口号下,连海南当地汉人都热了心,黎族人听懂后也跃跃欲试。

    那些海贼、山贼更加趋之若鹜,他们本来就是干的刀头舔血的营生,换个地方换一种方法接着干有什么不可以?

    这完全是黄胜制定的高额抚恤起到作用了,再加上伤残如果失去劳动力会得到赡养终身的待遇,贫苦人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命是如此值钱,都愿意为黄家卖命。

    他们以前在乡里也会卖命,族里争夺水源会械斗,黎人峒主之间也会互相攻伐,黎人在汉人眼里是一回事,其实不然,他们的种族也分得很多,相互不通语言。

    私斗也难免伤亡,往往都是死了算球,伤残自认倒霉,族里、峒主那里能够给予的补偿微乎其微。

    大半年的宣传教育,海南岛各族老百姓都亲眼看到了言出必践的黄家人马,都吃到了饱肚子拿到了雪花银,能够解决后顾之忧,为了给家人带来富足安康的生活,成千上万的好男儿主动报名接受挑选,敢于舍命去安南搏个前程。

    很快精挑细选的五万汉人男丁和两万黎族壮丁就组织起来进行脱产军训一百天,人人拥有冷兵器,原乡勇发下了燧发滑膛枪抓紧练习射击和装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