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回益州



    益州韩家是西南的世家大族,族中子弟大多都在益州路各府县为官。

    韩家在益州路经营多年,姻亲故旧遍布西南,是以这么多年,韩家子弟进京考科举的人实在不多。

    韩氏子弟大多都是参加益州路的府试,取得了举人的功名,便由韩家举荐,开始踏入仕途。

    但韩云韬和徐玉知却不是这种情况。

    他们俩个在取得举人的功名后,韩云韬的父亲,益州路成都府知府韩兴国却没有安排他们为官,而是一力坚持让他们进京参加考试。

    当时这在韩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韩家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子弟进京赶考了。

    几个韩家族老甚至提出了不解与抗议,但韩兴国却力排众议,派人送了他们俩个进京。

    徐玉知挠挠头,“我一直以为是因为你从小读书就好,有益州神童之称,舅舅想让你出来见见世面。”

    韩云韬三岁开蒙,六岁却已经能诗解文,被人誉为益州小神童。

    韩云韬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如果是这样,为什么父亲还非要让你和我一起进京呢?”

    徐玉知:“……”

    他一直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读书不如表哥,可表哥也不用如此打击他吧?

    “我是捎带的那个行了吧?”他闷闷的摸了摸鼻子。

    韩云韬失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缓缓开口,“我们离开成都府的时候,父亲曾对我说了两句话,当时我没在意,以为父亲是随口交代,现在却觉得或许父亲有其他含义也不一定。”

    徐玉知疑惑的眨眨眼,“我怎么不记得舅舅还特别交代了什么?”

    他们不是一起接受的教诲吗?

    韩云韬没好气的睇了他一眼,“你当时兴奋的恨不得立刻把腿就走,要去见识游历一番,哪里能记得我父亲说了什么。”

    好吧,徐玉知呵呵一笑,“舅舅到底说了什么?”

    “父亲说,”韩云韬想了想。“他说若是我们有了功名,朝廷必会安排选官,我们不一定非得回益州路。”

    舅舅说过这句话吗?徐玉知又挠头,半晌也没有回忆起任何印象来,索性放弃了,反正表哥说有,那就肯定有!

    “那表哥的意思是我们都不回益州?”

    韩云韬没说话,慢慢的摩挲着手上的茶盏。

    烛光下他一向如朗星般明亮的眸子有些迟疑迷茫。

    父亲当时说的话他也就是随口一听,并没有放在心上,但今晚六皇子的一番话,却让他一下子想到了父亲的那句话。

    六皇子言语间暗示朝廷对益州路可能会有大动作,父亲是不是早就预料到了?

    朝廷会有什么大动作呢?

    韩云韬一时有些想不明白,但既然有大动作,那就说明益州路的人事肯定要有大变动,或者大换血。

    变动人事一般是因为朝廷要有新的事务要推行,或者益州路有人已经引起了朝廷的不满!

    韩云韬脸色微微一变,想到后一种可能,他的脸色有些难看。

    如果是后一种,那父亲是察觉到了什么,还是牵扯到了什么?

    “表哥,你怎么了?”徐玉知见他脸色突然变得十分难看,不由惊讶的问道。

    韩云韬摇摇头,“没事,我就是有些事突然想不明白。”

    徐玉知没问什么事,表哥比他聪明多了,表哥都想不明白的事,他就更不可能想明白了,问了,只会自寻烦恼。

    “那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回益州啊?”

    韩云韬手指轻轻的敲了敲桌子,脸上的神色渐渐由迟疑变成了坚定。

    “不回益州了,我们去和益州路相邻的荆州路。”

    既然父亲也不想让他回益州,那么他便不回,荆州路与益州路毗邻,他能够第一时间知道益州路发生的事情,万一有什么事,他也不至于鞭长莫及。

    去荆州路?徐玉知愕然,半晌,迟疑的问:“表哥,这选官也不是我们说了算,不能咱们说想去荆州路就去荆州路吧?”

    荆州路不比益州路,益州有韩家帮忙安排,荆州路可没有人帮他们安排,若是荆州路没有空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