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隐忍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太子默默的跪在地上,低垂的眼眸中满是恨意。

    嘉佑帝都已经如此了,没想到宋彦昭还是穷追不舍,这个宋彦昭,实在可恨!

    同样意外的还有嘉佑帝,宋彦昭连着多日没上朝,他便知道是在躲避他,可这件事一日不结案,他的心就一直悬着。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嘉佑帝才命令宋彦昭今日必须上朝,且快刀斩乱麻,他在朝堂上先声夺人,先给赵阳定了个贪墨杀人的罪名。

    只要这件事基调已定,宋彦昭自然无法再说出真相,且即便他说出了真相,没有过硬的证据,一样没有人相信他!

    嘉佑帝想的明白,宋彦昭从小性子就倔,若是让他主动低头,按照自己的意思将此事结案,断然行不通,所以他只能用先声夺人这招来逼他就范。

    只是没想到,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宋彦昭仍然不肯屈服,坚持要调查事情的真相。

    嘉佑帝叹了口气,有点后悔自己刚才质问太子的戏码演的太过逼真,导致臣子们以为他是要治罪太子,纷纷站出来求情,反而给了宋彦昭找到突破口。

    他沉着脸定定的看着宋彦昭,不悦的眼神明白的质问宋彦昭一定要这样吗?

    宋彦昭回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

    或许以前的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但是最近这半年,他经历了许多事,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当那一句句死状凄惨的尸骨摆在他面前的时候,宋彦昭内心深处的责任感被唤醒了。

    这件事,他不会轻易放弃追查的。

    还死者以公道,还事情以真相,这是他对着那些尸骨做过的承诺。

    嘉佑帝见宋彦昭不为所动,脸色倏然阴沉下来。

    “这件事情你不是已经都查清楚禀报给朕了吗?”嘉佑帝收回自己的目光,看向太子,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怎么?这么怕朕冤枉太子?”

    太子突然间明白了嘉佑帝的意思,他转身看向宋彦昭,一副痛定思痛的神情,“彦昭,别说了,吾都明白你的意思。”

    宋彦昭的面色陡然变了。

    “其实父皇说的对,这件事儿臣不辩解,赵阳有罪,儿臣亦有罪,儿臣余下不严,导致他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还请父皇责罚儿臣!”

    “彦昭,你不用再为了袒护我而坚持要继续追查了,父皇说的对,这件事对我也是个教训,以后在选人用人上需得更加的谨慎才是。”

    宋彦昭不可置信的瞪着太子,不明白一个人怎么可以无耻到如此境地,他明明是为了追查真相,太子却说自己是为了袒护他。

    嘉佑帝却暗暗松了一口气,庆幸太子关键时刻还算机灵,没有白费他苦心为他筹划一番。

    “你也知道彦昭是为了袒护你,”嘉佑帝没好气的瞪着太子,“你啊,真该谢谢彦昭,若不是为了保护你,他哪里会将此案拖这么久才上报,如今那赵阳已经畏罪自杀,死在了狱中,彦昭怕此事牵连到你,不知道有多着急。”

    此话一出,众人看向宋彦昭的眼神都恍然大悟。

    怪不得宋彦昭刚才欲言又止,又一直坚持事情有疑点,原来是怕陛下怪罪太子殿下啊。

    太子又重重磕了个头,“父皇说的对,儿臣难辞其咎,吾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此案到此结束吧,儿臣愿意承担罪责,请父皇责罚。”

    刚才站出来为太子求情的臣子们又纷纷求了一回情。

    宋彦昭在旁边看着,只觉得这一切可笑又可悲。

    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胸口处放着的血书,抿了抿嘴唇,知道眼下绝对不是拿出他的好时机。

    现在他拿出血书,只会引起嘉佑帝震怒,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必然要给出一个冠冕堂换的说辞。

    这个说辞无非就是赵阳诬陷太子,或者他屈打成招,逼迫赵阳陷害太子。

    这两种说辞无论是哪一个,他都讨不了好,甚至还有可能让嘉佑帝借机发作自己,改派其他的人来调查此案。

    宋彦昭紧紧的握了下拳头。

    站在他旁边的六皇子低声劝他,“别冲动,暂且隐忍吧,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