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来提亲-第2/3页



    宣读完给姚家的圣旨,另外还有一道是赏赐沈县令的,众百姓更是听得云里雾里,大约是沈县令领导有方,被皇帝表扬了。

    好在钦差

    宣读完圣旨后又说了一些百姓们能听懂的话,大意就是说这次姚家立下大功,圣上龙颜大悦,赏赐姚家黄金五百两,免除赋税徭役,另赐耕读传家牌楼一座。

    果儿一颗心咚咚直跳,这样就挺好,加上上次赏赐的一百两黄金,她们家一共得到六百两了,相当于整整六千两白银,皇帝还是挺大方的。

    还有免除赋税徭役也没加个期限,那就是说只要这个朝代不翻片儿,她们家世世代代都不用交赋税了,嗯,是这个意思。

    至于御赐的牌楼就更好不得了了,有了这个御赐牌楼相当于在这个时代多了一层护身符,以后他们姚家一跃成为有身份地位的名门,别说普通百姓,就是那些官阶低一些的大人们,见了他们家人都得客气几分。

    姚诚义跟姚庆义两家这回跟着一块儿种植冬小麦,他们两家的亩产量跟姚家都差不多,也一并收到朝廷嘉奖,每户得了五十两黄金的奖赏。

    两位老人哆嗦着上前谢恩领赏。

    这一番下来,多少人悔得肠子都青了,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这份远见,没跟着一块儿种冬小麦,别说种十亩,哪怕种一亩地的也行啊!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眼巴巴看着姚诚义、姚庆义两家得到五十两黄金的赏赐。

    那御赐的「耕读传家」的牌楼当然不是姚家自己建造,由县衙找人动工,姚家只需要跟县衙的人商量好位置就成。

    其实也没什么好选的,姚家大宅门外本就是一片开阔地,在离大门十几丈远的地方选了一个好位置就可以破土动工了。

    确定好了动工时间,县衙派来监工的官差就到了,没想到这官差竟是姚福山,这让大家很是欣喜,有自己人在跟前照应,沟通起来就更方便了。

    「三叔放心吧,侄儿领了这份差事,肯定会把这牌楼给咱建的好好的。」

    他们两家关系向来亲近,何况这回他家跟着种冬小麦也得了朝廷的赏赐,姚福山感念这份恩情,自然说话做事异常用心。

    既有熟人关照,建造的又是御赐的东西,县衙派来的工匠效率很高,半个月左右高大的牌楼就建好了。

    这中间姚家人也不是什么都不用管,起码工匠们一日三餐他们都全包了,还包括参与此事的几名官差,姚二柱前前后后还送出去了许多红包,有给官差们的,也有工匠的,这样干活的人才会更加卖力,最后皆大欢喜。

    田地里也不闲着,收完冬小麦,趁着天气好立即动手翻地,施肥,把玉米种子种下去,玉米在这种炎热的季节长势飞快,这时候种下玉米种子,到了秋季就可以收获了。

    去年玉米成熟后,姚家除了卖给县衙的,还留下一千多斤的种子,这一年全家当粮食消耗掉的,送到酒楼里做食材的,加起来也不过消耗掉几十袋,剩下的足够把所有的地都种下。

    有了去年种玉米的经验,今年则留出尽可能多的地来种玉米,这样一算,除了自家需要的玉米种子,最后还能剩下不少,给亲戚朋友每家送都送去了一些。

    另外县衙还特意在每个村镇划出大片土地,广泛种植玉米,可以预想到了秋天粮食下来,又是一个丰收季。

    等家里种完了玉米,姚二柱才带着车队出发去外面送货了,这一年多他们家在周边几个县城又添置了几家杂货铺,每次送货需要走的路线更多,来回的时间也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