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姚四柱的小竹篮-第2/2页





    见张掌柜这么说,几个人知道这是不跟他们见外了,心里自然更是高兴。

    姚铁柱忙摆摆手,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意却说不上什么话。

    姚三柱自来熟地上前拉着张掌柜的手道:“张掌柜的太客气了,我们乡下人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说什么帖子不帖子的话,您要是能去我们家做客,那可是贵客,旁人请都请不来的,咱们可就说定了。”

    双方寒暄了一阵就到了饭点,张掌柜叫伙计们在二楼雅间备了一桌好酒好菜招待他们。

    几人看着这一桌上等的席面,少说也值好几两银子呢,不免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本来只是过来做竹篮生意的,人家付了篮子的钱,还好酒好菜款待他们,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可张掌柜话里话外的热情并不作假,姚三柱便做了一回主,爽快地进了雅间坐下,其他人只好客随主便也跟着坐下来,大家说说笑笑享用了一顿美餐。

    出了聚香楼,几人坐着牛车往西市街方向而去,那里是卖各种日用杂货、小吃零食的铺子最多最全的。

    这是年前最后一趟出来送绣品,离过年没多少天了,给家里该准备的年货也该早早准备起来。所以她们出来前,姚老爹跟陶氏已经交代了一些需要买回去的东西。

    一个时辰后,牛车上跟来时一样,又是满满当当塞了一车的年货,一大板羊肉,宰杀过的鸡鸭若干只、各色布匹尺头,成桶的菜籽油、猪板油,甚至过年待客要用到的杯、碗、茶、碟果儿都想到了,一一买下来,要不是车上实在装不下,他们还想再买些东西呢。

    翌日一大早,作坊里的妇人们聚在姚家院子里,她们是来领年前最后一次工钱的。今年姚家开了绣工作坊,她们这些人运气好,被挑选上后在作坊里做了两个多月的绣活。

    这些人里面,手脚麻利的前后一共挣到了一两多钱的银子,最少的也在**百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像他们这样的乡下普通人家,一两银子足够一家人大半年的花销了。

    果儿姑娘小小年纪却是个厚道人,让她们凭着自己的针线手艺在短短两个月时间,给家里挣了一笔银钱,更是给自己挣足了脸面。就凭这一样,日后一定要跟姚家人打好关系。

    大家领到工钱,各个脸上洋溢着满足且幸福的笑容,心里早就开始盘算起领了工钱后,给家里添置哪些东西。今年挣下钱了,一定好好过个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