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雅之声-第2/2页





    场面越发无声无息。所有的胭脂力,潮水般向着辛然蜂拥而来。

    辛然趁热打铁,接着说道:“周的雅乐有‘六舞’,《大韶》便是其中之一。《大韶》又名《大磬》,用于祭祀四方,相传为舜时的乐舞。《述而》篇记录了人皇到齐国,看到《大韶》的演出,而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大韶》它能使‘凤凰来仪,百兽率舞’。试问,在场何人,能达到这个境界?”

    众人呆若木鸡,无人接话。辛然继续道:“何为‘六舞’?周公制礼作乐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制定六舞。‘六舞’又称‘六乐’,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厦》、《大汉》、《大武》六首乐舞。此为乐舞的最高典范,为‘先王之舞’。这六个舞蹈又可分为文武两类。黄帝、尧、舜、禹等人以文德服天下,所以他们的乐舞是文舞;汤与武王都是以武功征服天下,所以是武舞。‘六舞’的演出仪制有明确规定,表演者都是在‘大司乐’门下受教育的贵族子弟。还有,八音克谐。史籍《尚书·舜典》上记载:虞舜命主管乐事的乐启教育胄子,使他们做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八音克谐’中的八音指八大类乐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乐器有条不紊地协奏,产生出美妙和谐、悦耳动听的乐音,就叫‘八音克谐,天相夺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