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稳坐山河-第2/5页



    眼下的他,需要做的是在离开前统筹规划。

    他得在今年和明年把事情定下了,而最后一年的天启二十三年,他会履行自己当年答应青海、河西各地百姓的承诺,再巡游一次大明各省。

    想到这里,朱由检继续安排了起来:

    “皇店、官场那边,也可以交接给东宫的官员了。”

    “另外官场准备准备,运送各类牛马、大象、骆驼等等大明没有的牲畜和动物前往齐国,他们要吃的相应植物也早早移植齐国种植。”

    齐国的生物比较少,为了方便百姓,朱由检肯定是要提前迁移许多物种前往齐国,丰富当地的生态。

    恰好官场就圈养着皇家的许多动物,加上蒸汽机船的存在,迁移动物并不是难事。

    当然,对于同样人种的大明来说,物种迁移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能吃的动物不会到了齐国就不能吃。

    对于齐国来说,人口的迁移才是重中之重。

    “齐国的人口迁移,情况如何了?”朱由检对曹化淳询问,曹化淳不假思索的作揖:

    “眼下已经迁移一百三十二万余人,等待迁移的百姓还有六十余万人。”

    “用来迁移人口去齐国的船只,主要也是以六十艘蒸汽轮船和一百八十艘来往辎重船为主。”

    “以这些船只的运力,每年能迁移四十万前往齐国……”

    “眼下国朝有多少蒸汽机船?”朱由检打断了曹化淳的话,曹化淳闻言也愣了一下,随后回答:“合计二百四十艘木质蒸汽船。”

    “若是将它们都用于移民呢?”朱由检语出惊人,这让曹化淳一愣,随后又反应回来,作揖答道:

    “如果用风帆船作为辎重船,在来往航线航行,那这二百四十艘木质蒸汽机船,应该能一次运送二十六七万人,全年不下一百五十万。”

    曹化淳的话说完,朱由检便笑着开口:

    “既然如此,那就划一半蒸汽机船给齐国来迁移人口,剩余一般用于迁移人口前往旧港、麓川。”

    “这……”曹化淳愣了愣,面露犹豫道:

    “殿下,可如果这样,那粮食……”

    “各地粮食还够吃一年,已经足够了。”朱由检这话一说出来,顿时让众人诧异的看向了他。

    眼下的大旱还十分迅勐,大明绝收、减产的田亩数多达五亿亩,占据天下田亩过半。

    这种情况下,谁都感觉这场大旱会继续持续下去,但朱由检却说这场大旱要结束了。

    “听我的吧,把轮船用去迁移,这也算是我第一次以权谋私了。”

    朱由检笑着吩咐,甚至调侃自己以权谋私。

    他有心思开玩笑,那自然代表了他的预判十分准确。

    在百官和百姓心底,自从朱由检着写了天文类的教材后,似乎他就成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

    他现在的这番举动,似乎就是在说大旱即将结束,或者即将消退一样,令人振奋人心。

    “奴婢领命!”曹化淳也止不住的激动,连作揖的手都有些颤抖,脸上遮盖不住的笑意。

    他能理解,众人自然也能理解,而黄龙一听大明旱情要结束了,心里就不免有些发苦。

    只是现在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只希望金铉不要骗人,那画卷上繁华的西京城,千万别是挂羊头卖狗肉,不然他就被金铉坑惨了。

    “殿下,我和应元是不是也应该准备前往齐国了?还有曹文诏、曹勐、孙守法他们这群人也是。”

    满桂作揖询问起了一件让众人气氛瞬间冷下来的事情。

    曹文诏、曹勐、孙守法、曹鼎蛟、曹变蛟这群人可都是眼下大明将领之中的中坚力量。

    如果他们全数跟着齐王就藩了,那大明还有多少可用之将?

    况且,想要去齐国的将领可不止这么点。

    “将领的事情,等西征之事结束后再说。”朱由检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把事情暂时搁置。

    他也不给众人思考的时间,而是看着众人继续交代道:

    “北军和东军这次可以联合西征作战,别因为一个“字”的问题就觉得北方战场就都是北军的,东军只针对东边一样。”

    “这次东军都督府调十营兵马参与西征,北军也出十营兵马,合计二十营六万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