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叔侄和睦-第2/6页



    积欠七百多万两银子,这放在万历年间,恐怕都能让户部尚书忧虑而死。

    “各地常平仓,由皇店放粮三千万石,之后再由皇店转运盈利交给户部。”

    面对李长庚的话,手中还握有一亿五千万石常平仓粮的朱慈燃丝毫不慌。

    下令之后,他看了一眼站在殿上,身着冕服的朱由检,在看到对方点头后,稍微心安了一些。

    李长庚得了令,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而其它五部和都察院、内阁自然也没话,毕竟大朝会本来就不是议事的朝会,除了重要的事情,其它基本不会提及。

    李长庚能长篇大论的说这么多,是因为户部为大明首要,它的事情也就是最大的国事,这是齐王新政以来最大的改革。

    “既然无事,那散朝吧。”

    见没人站出来说事,朱慈燃也不想耽搁百官回家过年,因此开口示意鸿胪寺卿宣布散朝。

    “散朝……”

    “铛!”

    “万岁万岁万万岁……”

    伴随着鸿胪寺卿宣布散朝的钟声响起,朱慈燃、朱由检与百官一同对龙椅作揖,表达对远在南京的皇帝尊重。

    百官们以此退班,而朱由检和朱慈燃则是走到了皇极殿的后门,在这里,朱慈燃也不由表现出了依赖的一面。

    他一脸忧虑,不仅仅是因为百姓和朝廷,还因为自家两个弟弟。

    站在汉白玉台阶上,朱慈燃穿着厚重的冕服,对他一直觉得很高大的齐王叔作揖:

    “叔父,您说今岁这大旱……”

    “还会持续下去,因此不可懈怠。”朱由检伸出手扶起了他,同时也开口说道:

    “不过你也不用过多忧虑,挺过今年,应该就会好很多了。”

    “况且,即便眼下已经出售三千万石常平仓粮,但朝廷手里还有一亿两千万石常平仓粮。”

    “这些粮食可以在明年,后年分批售卖,然后再采购新粮。”

    “总之后年之后,国朝只需要保持五千万石常平仓粮,然后每年递增五百万石就足够。”

    在朱由检记忆里,似乎从崇祯十三年结束,各地便再也没有出现过波及一省的灾情,这也是满清入关之后能再关内巩固的原因之一。

    不是百姓过的好,而是灾情消退后,百姓能勉强活下来了,因此自然不会再造反。

    “话虽如此,但每每侄儿看到叔父在经济上的手段时,都不免甘拜下风。”

    大明朝和其它朝代灭亡的原因相似,但也不相似。

    大明朝的灭亡主要在天灾和**,其次是财政和自身**。

    朱由检虽然消灭不了天灾,但他却能消灭**,并且同时解决大明财政和**问题。

    这其中,尤其财政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因为国库充裕,因此朱由检才能让大明朝延续寿命。

    只是,朱由检的经济手段令人无从效仿,因为他的手段主要就是依靠征战和内部粮食转运贸易来推动的。

    其中朱由检能预测各省具体旱情,继而提前存粮的手段更是令户部许多官员惊为天人。

    不过,即便是存粮之后贸易,也仅仅能让大明维持罢了,不能做到强盛。

    朱由检的主要经济手段还是靠海外殖民地和拓展海外市场,以及强力的将各课税司整治改革。

    就眼下来说,一个盐课司每年都能向大明朝提供一千二百万两的岁入,其它酒课司、茶课司也能提供八百万两的岁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