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徙陵制度-第2/6页



    父亲把衣服裹着紧紧的,不让儿子受凉。

    他的怀里很温暖,但已经疲惫的儿子却眼神恍忽不定,他上下眼皮不停打架,但还是懵懂地询问:

    “爹,我们还要多久呀?”

    面对儿子的询问,男人看了看手上的铁牌,还有排在自己前面那望不到边际的人群,只能无奈地说着:

    “不知道……娃儿,耐心点,咱前面的路还长着呢……”

    “呜呜——”

    “叮铃……”

    “前面就是玉门镇火车站了,都准备下车吧!”

    当汽笛声再次响起,此刻已经不是凤阳站,而是到了数千里外的嘉峪关外。

    挤在车上的灾民们经过多日的粥食,已经稍微恢复了一些精气神。

    听到乘务员的声音,一个穿着靴子的男人也拿开了遮挡在自己脸上的书本。

    当那脸庞露出来,出现的便是换上一身常服的孙可望。

    “大人,这一车百姓都要随我们去鄯善县,不知道玉门镇准备好了足够的骆驼、挽马车没有。”

    “如果没有马车和骆驼就糟糕了。”

    在孙可望拿下书本的时候,坐在他对面的两名随从也担忧了起来。

    “放心吧,国朝今年几乎将内地官场出栏的所有挽马、骆驼都运送到了河西,咱们来的还算早,应该还有足够的挽马、骆驼车。”

    “走吧,下车吧……”

    孙可望一起身,所有车厢内的灾民就都跟着起身了。

    他们是山西的灾民,而之所以他们这么在意孙可望的举动,是因为这七八天的坐车时间里,孙可望经常和他们探讨百姓的难处。

    之后他又说自己是鄯善县县令,如果百姓愿意跟他去,那即便当地没有二十亩那么多的熟地发给他们,他也会想办法弄来机器,带着他们在鄯善县立足的。

    孙可望的真诚很快就打动了这一火车的百姓,整整八百六十七人都愿意跟随他前往鄯善县。

    不过,他得先证明自己的官身才行。

    “孙知县……”

    当火车抵达嘉峪关外一百里的玉门镇后,孙可望带着百姓大包小包的下了车。

    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当众人都下车走出火车站后,在火车站门口却是一副十分热闹的景象。

    上万人在领取物资,乌压压的物资和黑压压的人群,还有远处嘶鸣的马匹、毛驴、骡子骆驼。

    这场景加上西北那辽阔雄壮的景色,顿时让许多在山西生活的百姓精神了起来。

    尤其是当他们出了火车站后,一名身穿官服的官员也迎了上来,对孙可望作揖行礼。

    这一幕,让所有想要跟随孙可望前往鄯善县安家的百姓心安了不少。

    “玉门镇迁移司迁移主事李玉,在这见过孙知县,鄯善县的物资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提取……”

    年轻的迁移司主事李玉与孙可望曾经有过一面之缘,毕竟孙可望也是近几年新生代文官之中的翘楚。

    “多谢李主事……”听到物资已经准备好,孙可望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朱慈燃安排的了。

    他带着八百多名百姓前往了自己鄯善县的物资所在处,出现在他眼前的是大小三百多大挽马和两百多头骆驼。

    除了这些,还有两百台用黑布绑着的拖拉机,以及一袋袋粮食和粮种、蔬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