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骨露野-第2/6页



    不过,在洪承畴看来,貌基的智谋也只有一点罢了。

    “古往今来,固守者往往难逃败北,想要获胜,只有先守后攻,如唐之太宗,我朝之齐王殿下。”

    洪承畴起身打量着军帐内的沙盘,他很清楚貌基已经走入死胡同了。

    就刚才的交手来看,洪承畴不觉得貌基能在野战中击败明军。

    既然无法再野战中取得胜利,那一昧的固守就是等死。

    唐太宗李世民,齐王朱由检,他们这两个人在洪承畴眼里,都打过防守战,但都在防守战中打出了反击。

    先守后攻是这两人在防守战上的共通点,不过在主动进攻上,两人不太一样。

    李世民擅长以小博大,在军事中掺和政治,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来在战场上获得敌人的弱点,随后雷霆进攻,将对方主力击溃后受降。

    朱由检的进攻反而和白起有些类似,即大规模打围歼战,每灭一方势力,敌方不论军民,皆死伤惨重。

    朱由检喜欢打围歼战,所以洪承畴投其所好,大部分时候打的都是围歼战,这和孙传庭不同。

    孙传庭等人是在乎一城一地,朱由检更在乎全歼敌方有生力量,而洪承畴喜欢步步为营,但朱由检喜欢全歼,他就朝着那个方向去靠。

    因此,按道理来说,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他洪承畴才应该更得齐王青睐才对。

    “也不知道那孙伯雅给殿下灌了什么**汤,看他那模样也不像巧舌如黄的人,怎么……”

    看着沙盘,洪承畴摇了摇头。

    虽说他战功赫赫,文治也足够亮眼,完全可以把孙传庭甩在身后,但朱由检对他的态度,总让他觉得他不如孙传庭。

    “打完这一仗,等我打完这一仗,治理好了麓川,登阁的机会便来了……”

    抚了抚须,洪承畴不免有些高兴,但就在他高兴的时候,门口却走进来了一名参将。

    “经略,这是经略府送来的邸报……”

    参将双手将陇川的邸报送来,这让洪承畴有了不好的预感。

    邸报这种玩意,在陇川时他都很好看,经略府的官员都应该清楚才对。

    现在陇川的经略府让人送来这邸报,除非有什么事情牵连到了他。

    想到这里,洪承畴接过了邸报,一目十行的扫视了起来。

    果然,他这一扫视,很快便发现了邸报上的几条重要消息。

    齐王府的齐王妃和周平妃有喜了,孙传庭被复起了,传旨太监是王安……

    洪承畴将两件重要的事情做了一个轻重对比,发现事情最重的是齐王府,其次是孙传庭被复起,第三是传旨太监的人选。

    齐王府的两个妃子有了身孕,不管能不能生下男嗣,这个消息就已经足够让大明政治动荡一次了。

    这一点,从孙传庭被复起,传旨的太监是王安就能看出。

    孙传庭是肯定会被复起的,但不应该是皇帝派人复起,而应该是齐王。

    皇帝之所以派人,原因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因为感觉到了自己的位置不稳,因此要对重臣下旨来以示威严,表示皇帝的权力和威严还在,重臣还有人听皇帝的话。

    什么是重臣?即能领兵打仗,并且有着过人战功,在军中有牵连,在政治上又展现出能力的人,这才配叫做重臣。

    整个大明朝,能配得上这几个字的,就只有齐王、熊廷弼、洪承畴、孙传庭这四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