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工业革命序幕-第2/6页





    眼下卢剑星说解决硝石问题,实际上也是帮颜思齐等人解决火药问题。

    五十万斤硝石,最少可以制作出三百万斤火药。

    这些火药,几乎是万历时期,兵仗局三年的产出了。

    不过在朱由检改制后,大明两京和五军都督府都各自有一个军械分局,火药分局。

    五军都督府的火药产量是规定在三十万斤到五十万斤之间,而北京两大火药局则是产量固定在五百万到一千万斤之间,南京的火药局则是限定在七百万斤以内。

    这并不是说大明的火药产量只能达到这种程度,而是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需求。

    哪怕是两京三大火药局,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火药限量,也是因为要负责供应皇店的鞭炮销售。

    大明民间的火药需求一直不低,去岁更是售出了一千二百多万斤。

    要知道五军都督府去年征战安南,防御边疆的消耗,也就花了四百万斤火药。

    如果非要对比,那每年的正旦节夜晚,大明百姓所花费的火药,都足够大明打上好几次安南了。

    不过,皇店贩卖烟花鞭炮,每年也是能获利几十万两。

    大明对火药上的财大气粗,是所有国家都难以想象的。

    卢剑星也听闻了小西洋监察使司在将硝石定性为可销售商品后,上百万斤硝石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被欧洲商人抢购一空。

    “就是不知道能赚多少……”

    卢剑星有些心痒痒,他倒不是贪钱,而是想弄些功绩,让齐王殿下眼皮底下一直有自己。

    “对了同知,近来矿工的死伤有些大,我们是不是要……”

    “不用管,没了就从犯人之中再调取。”

    一名锦衣卫刚想上报矿工死伤的事情,卢剑星却不耐烦的摆手,示意他别说了。

    “眼下各县监狱中,还关押着六十多万叛贼,哪里矿区的矿工不足就调取便是。”

    “是……”锦衣卫闻声坐下,而卢剑星也不以为意。

    他们之所以能开采出比幕府时期还高的矿产,火药只是一方面,其次还是因为规模。

    眼下有近五十万矿工在各处矿山劳作,他们都是和德川幕府以及各地大名有关联的人,或者是为幕府军队运送物资的民夫。

    日本一千五百余万人口,眼下掌握在大明手中的有七百万左右。

    战争的消耗,让大明手中的这七百万人口降低到了六百万左右,而近六分之一的囚犯占比,也让地方统治有些困难。

    卢剑星还准备向朱由检上疏,请求迁移个几十万灾民前来日本呢。

    不然到时候“北伐”,如果大军要用当地的日本人作为民夫,谁又知道这群家伙会不会临阵叛变……

    这么想着,他也没有兴趣再听其他的事情了,而是让众人离去,随后自己写了一份奏疏,连同移民实边、硝石运送、金银运送的事情一并发往了京城。

    与奏疏一同前往的,还有两百余艘大明货船。

    历经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货船最终抵达了天津港,而金银铜矿也被天津港的大沽营接管,押往了御马监的金银铜库。

    等朱由检拿到卢剑星的奏疏时,这些贵金属刚好封库,而朱由检看着手中奏疏,脸上的笑容更是止不住。

    “果然,还是苦一苦外夷要舒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