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八章 征日先锋颜思齐-第2/6页





    反正他百年之后,子嗣都在海外,有本事这群士绅就怂恿新帝,远征数万里之外的齐国。

    “殿下……”

    毕自严小心翼翼开口,随后作揖道:“户部还有事,若是没有别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朱由检反应过来,对着毕自严说道:

    “户部的铸币和场地,我准备迁移到松江府,将旧港北运的二十几万斤铜熔炼为铜钱,发行天启通宝。”

    “天启通宝的稿纸我会拿给你,不过天启通宝不同于普通的铜币,它需要按照纯铜,银镀铜、纯银币三种铸造,五种面值。”

    “具体的户部去设计,这是我准备的一个草桉,你们可以观摩观摩。”

    说罢、朱由检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了一份手书递给毕自严。

    为了防止毕自严压力太大,他笑着说道:“天启通宝距离发行还有几年,你们可以慢慢研究,不用着急。”

    “是……”毕自严接过手书,而抬头看向朱由检道:“殿下,那下官……”

    “嗯、你回去吧,早早把两司的价格和章程弄出来。”朱由检点头示意他退下,而毕自严见状也作揖之后退下了。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朱由检收起了笑意,重新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天启通宝的五种面值,分别对应一文、五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等五种钱币。

    所代表的,是因为大明信誉不足,无法直接推行纸币的前期筹备。

    只有货币轻便,才能让贸易的问题简单化,或者说朝廷的压力轻松化。

    不然,每次发军饷、赈灾,都得几百人看守几十车银子,也未免有些太过繁琐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钱币会对应银行的崛起。

    不过、朱由检不可能直接选择发行新币,因为就算他发行了,天下的百姓对于这种带有面额的钱币依旧信任不足。

    虽然没见过带面额的钱币,但宝钞百姓们是见过的。

    宝钞这玩意,可以说因为说因为朱允炆、朱棣几人的胡搞,让它的信用值在大明属于货币中最低的程度。

    如果朱由检发行新币,那么百姓们在见到新币后就会抗拒。

    因为从模样来看,无非就是朝廷把宝钞上的数额搞到钱币上来罢了,说不定哪天钱币也和宝钞一样会崩溃。

    因此百姓一定会抗拒使用新币,而朱由检要做的前期筹备就是给钱币一个使用的场所和大批量使用钱币的人。

    场所已经很明显,类似于大明版百货商场的皇店就是一个最好的场所,而大批量的人就更简单了。

    先百官、后书吏,最后是民夫……

    在小冰河大旱的局面下,只要十七年的时间走过,大明原本两京十三省的地方,都会大量流通新币,因为朱由检要用新币来以工赈灾。

    所以这也是他为什么说,新币暂时还不着急制造的缘故。

    首先他要等军备研究院把蒸汽机完善,然后再着手印币机的研究,最后开始批量制造。

    这期间,旧港的矿藏会源源不断的变成矿锭送到松江府,而朱由检只需要按部就班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

    就目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开春之后的扫北之战。

    “还未过年关,数库用尽,明岁苦矣……”

    看着满桌的军报,朱由检不由发出感叹,苦于财政每年都枯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