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辽东备战-第2/7页





    北港二十万余人,东宁十五万余人,南港十二万余人,夷州八万余人,大员三万人,澎湖三万人,花莲两万人。

    这么多百姓的迁移,对开发琉球府固然是一个好事,但带来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眼下市舶司的税银之所以一直没有北上的迹象,便是被黄龙发给了海巡司和市舶司作为俸禄,剩下的银子都被他拿去买粮去了。

    如果不是御马监南场调了一百多万石粮支援琉球府,恐怕琉球府已经闹饥荒了。

    所以黄龙需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就是耕牛、挽马、粮食。

    对此、朱由检揉了揉太阳穴,随后抬头对曹化淳和王承恩道:

    “眼下府库的钱粮还有多少?御马监的耕牛和挽马、军马总数又是几何?”

    “回殿下……”曹化淳先回答道:

    “算上刚才调给辽东和市舶司的,眼下府库中还有米麦四百万石,银两一百九十六余万。”

    “不过各军军饷已经全部发放,因此不用担心银子不够用,唯一的问题便是辽东之战的开拔银。”

    曹化淳说完,王承恩也接上道:

    “御马监眼下军马总数十四万三千余匹,驽马十五万四千匹,挽马二十万零六百匹,耕牛四十九万四千三百余头。”

    不知不觉、御马监的牲畜规模也越来越大了,三年前朱由检接管御马监的时候,御马监的军马算上母马和种马,也不过一万两三千匹,耕牛不过三万余头,而挽马只有七千余匹,驽马只有一万四千匹。

    三年的时间,通过贸易,以及裁撤吞并五边、卫所,还有无节制的喂养下,军马数量扩大了十四倍,耕牛突破十几倍,挽马二十多倍,驽马十倍。

    不过、这样的规模下,所代表的的是数千万亩分发的军屯田,而这些田地租借给百姓的时候,也答应过可以在农忙时租借耕牛。

    近五十万头牛,是裁撤了一百多个卫所得到的,而它们也要对这些田地负责。

    所以实际上算起来,御马监可以调用的耕牛并不算多。

    “可以调多少耕牛和挽马?”朱由检对王承恩询问,而王承恩也汗颜道:

    “若是全力调配,顶多调耕牛六千余头,挽马三千余匹。”

    王承恩说出来的数量确实不算多,而朱由检闻言也没有说让王承恩花银子去买耕牛的话,只是说道:

    “调二百万石粮、以及所有可调的耕牛、挽马给黄龙。”

    “秋收之后,御马监南场的四百万石粮也全部调往琉球府。”

    “三年后,我要看到琉球府开垦数百万亩耕地,养活上百万人。”

    朱由检下达了军令,并在之后对王承恩道:

    “押运一百五十万两前往辽东,再请皇兄调内帑六十万两。”

    “天津船厂的一千料、三百料运粮船速度也必须要跟上,眼下应该只有六百艘对吧?在开战前必须达到两千艘。”

    “战后船只调往琉球府,交付海巡司。”

    水路是节省民夫和人力的办法,并且建虏也根本无法对付有火炮的运粮船,因此这是最安全的一条运粮路线。

    只要保证了水路,那么大军就可以收复抚顺、开原、铁岭等地。

    没了这几个粮食产地,努尔哈赤就算迁走了人口也没用,迟早得饿死在山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