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创造手术条件



    将患儿送回病房,陶乐为他做了一次针灸,助力缝合后的血管愈合,并恢复活性。

    患儿只有十个月大,脑血管是会继续发育的,正常来说,移植过去那一截血管,不会伴随着他长大,过几年还需要再开一次颅,进行更换。

    但经过了金手指的治疗,就没有这个后顾之忧。

    修补上去的血管,将会焕发新的活力,与其他血管完美地融为一体,共同成长。

    相比于这些,因为这台手术几乎是由陶乐独立完成的,还收到了久违的手术奖励。

    “完成一例特大动脉瘤伴血管畸形治疗术,用时25分12秒,提高健康值42点,获得生命源能35点。评价:优秀。”

    “奖励血管手术专项模拟指导练习机会一次。是否现在使用?是/否。”

    陶乐当时就断然拒绝了。

    上一次,她就失足坠入了缝合术的深渊之中,经历了不知多久的艰苦磨练。

    虽然现在看来,结果是十分完美地,但是那过程,真是特别非常地不堪回首。

    金手指空间中没有时间的概念。但想想看吧,要将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情况的各种缝合,全都练到至高至美的程度,需要用的时间怎么可能短了。

    也许是几年,十几年,或者是几十年,都有可能。

    就算陶乐再喜爱医术,再以救人为已任,但没有极特别的情况,她都不想要轻易进入到这种专项练习中去。

    交代了家属一些注意事项,陶乐回到办公室,完成了手术记录,又下了医嘱,安排了后续的各种吊水,然后才进入了消化内镜科的楼层。

    伍军住在502病房。经过一段时间的消炎,就在上周,他已经接受了气管支架堵瘘术,以及食管支架术。

    前者是置入一个人工的“膜”,将气管与食管之间的瘘道堵起来,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后者是用一个小小的支架,将被癌肿侵犯的食道撑开一条通道,以方便吞咽进食。这其实算是一种晚期食管癌的姑息手术,能够稍微提高一点患者的生存质量。

    “陶大夫。”伍军还记得她,面上露出了真诚的笑意:“我听基金会的人说了,都是因为你帮忙说了话,他们才知道我的事,给出了所有的治疗费用。”

    “我明天就要出院了,不管怎么说,都得要好好谢谢你啊!”

    陶乐听到这里,就愣了一下:“明天就出院?”

    “是啊。大夫看了病理,说没有手术机会,做了也没意义,不如回去。”

    他的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无奈。

    陶乐打开了金手指,看到了伍军的情况。

    他食道上的癌肿,比三周前见的时候又增大了一圈,且已经转移到了多处淋巴组织,包括肝脏。

    病情发展得这样迅速,是陶乐始料未及的,但确实不再符合手术条件了。

    “伍大叔,戴大夫安排我来给你做一次针灸。”她想了想,说道。

    伍军的管床大夫,是消化内镜科的规培医戴钊,严格说起来还比她大一岁,和她处得不错,而且始终称她为陶姐。

    也就因为这样,她借用起他的名义,自然也是毫不心虚。

    针刺入中脘穴,金手指的界面便弹了出来。

    【当前患者须先行手术治疗,方可进行其他治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