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这个夜晚,陈涛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干脆睁开眼睛盯着屋顶,窗外透进来幽幽的光线,像极了身处在老家县城里的那个租房中陈小杰开学的前一晚。

心里不痛快就容易胡思乱想,陈涛回忆自己这短短的前半生,从上小学到初中的种种,再到后来父亲壮年离世抛下他们,然后自己成家、生娃养娃,老婆又病故;最后为了改变孩子命运,踏上迷雾般的求学路。到现在可谓历经千苦万难,但是在坚持中一切正在顺畅前进。可这个时候又间接伤害了母亲的身体健康,生活真是多灾多劫、坎坷无比,迈向光明的道路怎么这么曲折。

万般思绪在他心里汇聚,或许真如姐姐所说:“你不该这么固执,芝麻大的命滚不到豌豆大。”这话貌似真是形容他的,它像是有回音,在陈涛脑中回荡:“芝麻大的命滚不到豌豆大……芝麻大的命滚不到豌豆大……”。那……是不是该收拾行李,带上儿子回乡了呢?可能真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他再也承受不起亲人的离去。

回家会成为陈飞俊学途和人生的重要转折,这让陈涛又想起很久以前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十多年前在乡里中学的一个早晨,他们刚步入初三。这天早自习结束后,班主任杨老师把陈涛还有七八个同学叫到办公室。到现在陈涛还记得说话内容,也记得杨老师用的是他从未听过的和蔼可亲的口吻。

说的是他们几人学习基础太差,靠初三这一年已经无力回天,中考无望了,根本考不起高中。然后他拿出一张试卷大小的纸铺开在办公桌上,上面绘着彩色的图案。同学们凑近一看是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概括图。然后杨老师给他们介绍职校的特点,有些什么专业,什么专业有趣儿、什么专业以后吃香,说得要多优秀有多优秀,让人感觉不去就是损失。

最后他郑重其事道:“既然已经知道自己考不上高中,就干脆不要再浪费这一年的时间了,提早到职校去学一门技术,将来可以靠此谋生。”

少年陈涛失魂落魄地走出办公室,隔壁教室里传来老师授课的话语,传来同学们此起彼伏的回答和翻阅纸张的声音。他没有再进教室门,这一走或许永远也进不了这道初三教室门。陈涛直接下楼来到教学楼对面的宿舍,随便收拾一下东西,拿着刚才班主任开的出门条出了校门,到街上拦拉客的车回家。杨老师放他们两天假,让他们回家去找自己的家长商量,说希望他们按照他给的建议行事,因为这是个合理建议,是以一个从事多年教育事业的老教师的经验之谈。

大湾村下了车,陈涛走在成年以后他开小货车卖菜仍然经常走的那段路上。从前后几十年的跨度来看,这路可不简单,不是普普通通脚下的路,而是某些人的归宿。

陈涛一路上都忐忑不安,一面面对的是班主任,他是神圣的存在,他的话不得不听;一面面对的是平时严厉、不苟言笑的父亲,自己学业中道短折,父母一定伤心透顶,肯定还会遭到父亲斥责,甚至打骂,想想真害怕。

那年的路还没修成水泥路,路面坑坑洼洼灰尘满地。他心里煎熬,一门心思直往回家该怎么应对父亲的地方想,都不看脚下,也不知道看哪。他磨磨蹭蹭、胡思乱想,一直捱到傍晚才走到村子外边儿。陈涛清楚地记得,越是接近村子心跳越快,连胸口都跟着鼓动,呼吸也急促起来。

他给自己找借口,心想天还没黑,能多耽搁一会儿是一会儿,

干脆爬上路边的那道土埂子去躲会儿。埂子上面全是杂草,还有一颗细高的老松树,比成年人腰还粗,树皮龟裂异常。

陈涛很疲惫,心累更容易导致身累。他四仰八叉躺在松树根下,眼睛无神地看着有些发黄的蓝色天空,眉头皱起一个包。陈涛很想在这里呆一晚,第二天早上直接返回去学校里,告诉班主任:“父亲不同意。”然后继续走进充满朗读声的教室,在学校里混到中考。

但是又想想,这么重大的一件事情,这样处理会不会太草率,万一在班主任眼里有“不能不同意”的决定存在呢?那到后来一旦暴露,岂不是两边都得罪了,后果恐怕更严重,这万万使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