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接近年关。

厂里辞职的人一天比一天增多,原来大部分人都是年初从遥远的老家出门,工作一年到头都想家了,家里有父母孩子,有亲戚邻居,能请假最好,不给请假辞职都要走。春节在家团聚半个月左右又出发,往五湖四海而去,然后重新找工作,工厂很多,工作还算好找。

员工减少,货却在增加,厂领导只得多安排加班,这对陈涛来说无疑是好事。他不畏疲倦,每天加班四五个小时,基本晚上回家都是十一二点,还周末无休。经常忍不住在心里盘算每天能得多少钱,一个月能得多少钱,想到月底可以领大几千块的工资就全身暖和,干劲儿十足。

陈小俊放了寒假,他自己在家做饭吃,时间很多,却反而跟住在同一屋檐下、睡同一张床的老爸见的面越少。因为晚上都是睡觉后老爸才回家,第二天他又老早出门去厂里上班了,那时自己还没醒。所以竟然常常一天到晚见不到一面,还一连多日如此。

他自己在家里写写作业,有时候跟同学到处闲逛,骑着单车东奔西跑,也不嫌冷。时间一天天过去,越接近春节,越多同学跟随父母也回家过年了,他开始想念老家,奶奶和哥哥还在故乡等他们呢。

所以陈飞俊故意在这晚没睡觉,想要问问老爸。快十二点了他才回来,陈飞俊从里屋垂着眼帘走出来,陈涛在洗脚。

“没睡还是我吵醒你了?”

“爸,我们不回去过年了?”

“不回,就在这里过。咋啦?想家了?”

没听到儿子的回答,陈涛提起脚担在盆沿,抬头看儿子,他神情萎靡站在那里,两手耷拉着,眼神里有股失望和伤怀,开始喘了几口粗气,就要留下泪来。

陈涛没擦脚,当即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凑过去抚摸陈小俊脑袋,然后蹲下去,拉过来靠在自己肩头,心想:儿子,现在辛苦也是没办法的,相信总有一天会变好的。但是他没有说出口,这种话有时候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一切还得看天命。况且,即使真有出头的那一天还在十多二十年以后,他不敢提前对孩子许下这种遥远的承诺,就目前的情况恐怕多年内都不会好过,甚至还会越来越苦。

他可不想安慰变成欺骗。又想了想才道:“过几天我给你买玩具、鞭炮,你想要什么?”

陈飞俊没有哭出来,缩了几下鼻子:“我想想,我要睡了。”

越是快要过年,陈涛越忙,他趁一天中午赶到超市给陈小俊买了些鞭炮和玩具,送到家里又匆匆忙忙出门去车间。

按照陈涛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回家过年不但可以节省路费开支,还有高昂的过年加班费可拿,这对不宽裕的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他知道过年那几天,每天可是得几百块的,想想挺兴奋。

他们一家人第一次分开过年,对家里母亲和大儿子的挂念之情日益强烈,却忙得只能在吃饭时间给他们打打电话,发发视频,然后把所有思绪默默藏在心底,闷头干活。

这个春节陈涛顺利拿到加班费,尝到甜头的他决定不换工作了,就在这干。刚做完这个决定,年后忽然货不多,前两个月几乎都是周末双休,只能多跑跑摩的,直到第三个月才逐步有班可加。更炎热的时节到了,但也挡不住陈涛前进的步伐。

四季交替不会使人累乏,在辛苦的工作中体验着四季交替的每时每刻才能让人累得临近窒息。

已过的时光在回忆中如白驹过隙,

转眼又到这一年的年末,回顾已过的四季,皆是辛勤,不值得追忆。

陈涛如同上一年年末般,忙得整天见不到站着的小儿子;当然,陈小俊也见不到站着的老爸。这孩子大概已经习惯了,不再挂念回家过年,不像上一年情绪低落。假使从此再没人跟他提及远方的亲人;老爸一直留在此处不带他回家,久而久之,他大概会习惯了眼前的生活,并渐渐忘记远方还有故乡存在。

在工厂里,一年中有三次最值得期盼的加班:劳动节、国庆节、春节,数这三个节日放假天数多,加班费倍数最高。这最后一节马上到了,陈涛早做好战斗准备迎接它的到来。

提前半个月置办年货,其实不多,也就买陈飞俊的新衣服裤子和他的玩具,买点他喜欢吃平时却舍不得买的零食和水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