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疑难病例讨论-第2/3页





        “谢谢凌主任,谢谢陆主任。凌主任,您找我,还有什么是吗?我得去写一下病情记录了。”

        “没什么事,你去干你的活吧。”

        林琳听罢,与两位主任告别,离开了凌主任的办公室。

        “嗯,这个小伙子,确实不错,我还真喜欢上他了。虽然说话冲一点,但明显的对事不对人。而且,看起来,给人一种一身正气的感觉。”陆汉对凌晓云说。

        “老同学,想不到,你看人的眼光,很毒辣啊。的确,他的性格和人品,还真是这样。”

        “现在,要找一个能力强,人品好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啊。”陆汉一声感慨。

        “是啊,这个小林,我是准备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这也难怪,凌晓云并不知道林琳现在的真实身份。否则,打死她也不敢这么说。

        “什么准备,是一定。这样一个有本事,有担当,做事磊落的人。你不好好培养,还想什么。”林琳如果听到陆汉的话,肯定会很感动的。

        陆汉,真的汉子!

        第二天早上,交完班,凌晓云催促大家抓紧出医嘱。

        “丁姐,怎么回事?为什么催我们出医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林琳问丁凤。

        “今天是周五呀。”

        “周五?哦,我想起来了,今天是疑难病例讨论。呵呵,丁姐,你看我,都糊涂了。”

        “依我看,昨天的你,实在太累了。昏倒刚醒来,马上又是病例讨论,又是做手术。怎么样,还没恢复过来吧?”

        “没事,一时糊涂,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哦,对了,昨天的瘦肉粥,真的好吃,谢谢丁姐。”

        “嘿,这点小事,不足挂齿。你身体没事,我就放心。”丁凤对林琳的关心和呵护,无微不至。

        “如果说有红颜知己,丁姐这样的,应该就是了。”林琳心中暗想。

        疑难病例讨论准时在各位医生处理完医嘱后开始。不管是前世还是重生后,林琳都认为,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无论是对医生和护士,还是对病人,都是一项非常好的制度。

        这项制度,是凌晓云从上一任主任手里接过来的。不过,前世的林琳在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中发现,凌晓云缺乏足够扎实的专业知识,根本无法驾驭好这样的讨论。

        不过,由于营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没有什么先进的、对神经系统疾病有针对性检查的仪器设备,所以,最终判定凌晓云拍板的决定的错与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是唯一的标准。

        悲哀的是,也是在这个年代,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少得可怜。

        神经内科,是被同行们戏称为“三素加尿布”的科室。即维生素、激素、抗生素如果没效,那就给病人一块尿布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