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考核,指点-第2/4页



    李守良就不相信,一点儿端倪也看不出来。

    刚跟着关大爷走了两步,只见关大爷回过头来说道:“在这等着,我洗洗手,去拿过来。就在这看。”

    李守良听到这话,也就没再跟着。正阳门下剧情中,就知道关大爷把这好东西都藏在了厨房橱子后边。不过现在还不到那个年代,不知道现在藏了没有。

    不过藏不藏的,跟李守良也没有什么关系。李守良一开始也没有想要人家这些东西的想法。来这里也是抱着学点真东西,才来的。

    原剧中,韩春明一个下乡回来之后,才跟着关大爷学了几年?破烂后的几本书也起来大作用。要说下乡之前也学过,下乡之前才多大啊。本就是跳脱的性子。

    能学多少的东西?还是能记住多少?这个年代缺衣少食的,李守良就不信韩春明在十一二岁的时间,就已经预见到了这玩意儿能挣大钱。

    而且现在,李守良也没见着这一位。

    不一会儿,关大爷就提熘着两件东西过来了。

    关大爷先递过来一件儿,说道:“先看这个吧。”

    李守良不肯接,有点无奈的笑道:“关大爷,这是瞧不起我?这要是连不上手这点事儿,我再不知道,那这也太。

    我掉头走人不就行了吗?”

    关大爷倒是没接话茬,不过却把这两件东西放在了桌子上。

    李守良先看向关大爷说的这一件儿。虽然另一件更好看。

    这是一件儿转心瓶。里里外外看了一遭。李守良就直接上手起来。还是里里外外,外瓶、内瓶,能摸到的,全部摸了一遍。

    一边摸着,一边回想起了转心瓶这件儿东西的来历。

    转心瓶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属于清代创制的一种瓶式。乾隆时的创新品种,造型新颖奇巧,而且制作的难度同样不低。

    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转“转心瓶“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为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形,上有装饰绘画,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

    关大爷给的一书:即许之衡在其名作《饮流斋说瓷》中记载,“瓶之腹玲珑剔透,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裳殊品也“。

    这样一件东西,烧制的困难,自然彷的也困难。器型、花色、厚薄、均匀、内外瓶是不是协调,连接的怎么样,有没有哪边变形,只要有一点儿不对劲儿,就能看出个好歹来。

    鉴定这一块,倒是减少了不少的麻烦。

    李守良看了好一会儿。只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这哪哪都好啊!李守良在心里纳闷。脸上浮现了出了难色。虽然理性上来说,李守良认为是真的,毕竟关大爷这种大藏家还能买假的?

    但是关大爷一开始就说了,真假自己看。这就给他蒙上了一块黑布,不容易分辨了。

    看着李守良额上皱起了眉。关大爷嘴角泛起了一丝微笑说道:“怎么着?真还是假?说说,看你能说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

    李守良的知识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能确定真假。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这个东西吧,给他的感觉就是不大对。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确实看不出错来。

    “色彩明快,结合镂凋、彩绘等工艺于一体,是一件儿难得的东西。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