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血海神章



    那些凹痕之内摆放有整齐的晶状物,一颗颗并不规整,但从其中散发的阵阵祥和愿力来看,分明就是一颗颗的高僧舍利子!

    这时古易也明白了劫性说的‘渡痴是一缘’的原由:原来他是想让自己亲手将渡痴的舍利子放上去。

    果然,只听劫性接下来开口道:“渡痴是本寺三十七代弟子,舍利本应放置于九痕之内,然念其品格,祭以性命灭地殇,功德无量,可置于第五痕,古先生,还请你送他最后一程。”

    古易应一声‘好’,遂以阴魂魄力将自己送上壁面第五凹痕的高度,寻了个位置将渡痴舍利放了进去。

    “先生请跟我来。”再次下来后,劫性轻唤一声,将他带到了此间正中央处,一根玉柱台前。

    这是一根通体碧绿的玉柱,颜色极纯,没有一丝瑕疵,在放在俗世简直就是一件无价之宝。

    不过就算如此,古易和劫性的目光却都不在玉柱上,只是直视着台面上一本满是灰尘的厚重书籍。

    劫性随手将书上的灰尘抚尽,露出书面‘玉王宝相经’五个烫金大字,说道:“此经记载‘玉王宝相法’,不沾笔墨,均以无上愿力书写而成,为本寺第一经卷。”

    说完退身半步,示意古易可以翻阅。后者也没有客气,顺势上前翻开了玉王宝相经,显露出内里一个一个的若烫金小字一般的字体,其中阵阵愿力散发,直视间有种莫名的威严压迫之感。

    再细看其字意,其中深奥玄妙,非一时半会所能够参悟。古易转念想到:此地为高僧寂静之地,不可能在此久留,劫性让我看这书必然另有原因。

    当下也没在仔细留意书中内容,加快翻阅速度,不消多时就翻到正一半的页数,就在这时,异象徒生!

    只见一股红光似惊鸟脱困,极速冲上半空,霎时,四面八方舍利子猛然轻浮而起,各自激发出一股淡金光芒聚汇一点将之死死定住,让稍惊之后的古易看清了这件事物的真容:一页红色的书籍残页。

    “这是……”

    “血,海,神,章!”

    劫性一字字的道出此书页真名,续而问道,“古先生可曾听说过地术十景。”

    “当然。”

    古易点头确认。做为术士不知道地术十景的人恐怕就只有那些刚出世的菜鸟了。

    自古传世之法有五术:天,地,人,神,鬼。其中天术存于神话不提,地术虽飘渺难得一见,然数千年来总有蛛丝马迹为世人世间有心人查觉,总结推演之下得出结论,地术该分十篇,共对应海洋,山脉,平原,焦土,沼泽,草原等等十种地貌景色,谓之地术十景。

    劫性有此一问必然有后话,果然只听他接下来又问道:“先生可又听过地景逆像?”

    “地景逆像?”

    古易这次沉吟了,想起了昔日的一段见闻。所谓造物分阴阳,万事都有两面性,地景自然也不列外分为正反两面,正面即现实世界所见的地景十种,而反面则是与之对应另一种逆像,又称败景,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如山脉对应则是阴山,平原对应的是黑土,焦土对应的是骨原等等……

    “所以‘血海神章’即为血海,是地术中海洋逆像?这就是‘镇海塔’名称的由来,为的就是镇压此残页?”

    “不是,也是。”

    劫性道:“此篇并非残页而是全章。”顿了顿接着说道:“昔年此‘血海神章’忽然出世,不但记载血海种种,更有逆像修习之法,大命师推演出来历,算出此篇章败国误世,禀明太宗皇帝,遂令七千兵士修建倒佛塔而镇之。”

    “一篇地术逆章竟能动摇国家根基?”

    劫性的话让古易有些‘这老和尚在吹牛皮’的感觉,要知道国之气运为万民所注,是人道巅峰聚显,历来术士就算再厉害,除非动摇民心,否者国之柱梁是绝对无法撼动分毫的!

    不过劫性毕竟是化空寺BOSS,吹牛是不可能的,想来他也是在书上看到的,并非撒谎,当下不禁好奇,此篇到底如何?开始认真观察起其中记载的术法,不想读了两个字就忽然头疼欲裂,再也无法看下去。

    “地术非机缘不可习,血海神章更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