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未来构想-第2/5页



“现在国内经济在复苏,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旅游业的兴起是必然趋势。

咱公司就在长白山脚下,这么好的条件,不趁机会发展起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许世彦见众人都被他的话吓的脸色发白,随即笑了笑,话题一转,绕到了旅游业上面。

“不对啊,总经理,那咱要是发展旅游业,干脆就跟省里合作开发呗。

咋还非得捐钱呢?有这么多钱,留着改善一下员工生活不好么?”

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觉得这么捐钱有点儿冤大头。

许世彦笑笑,身体往后靠在椅子背上。

“那山是国家的,即便是开发了,人家那也是国有单位,保不齐级别比咱都高。

说实话,我看中的从来都不是山上那点儿。

指着景区卖票一年能挣多少啊?咱要做的是借着长白山的名头,发展旅游相关的产业。

比如说酒店、餐饮、购物、各种娱乐项目,这个才是大头。”

景区的门票多少钱?长白山西坡景区门票从最开始的八十五涨到后来的两百一十五。

一个人来一回,他不就是买一张门票么?

甚至后来景区还推出政策,三天内一张门票可以游览西、北两个景区。

扣除景区各种运营费用,能挣多少?

可是这个人的吃住,其他娱乐项目呢?花销是多少?利润是多少?

所以旅游业的发展,绝不仅仅是景区那么简单,周边的配套设施越完善,挣钱就越多。

很多地方的旅游业为啥发展不起来?

只有一个景点儿,周围要吃的没有要玩的没有,游客来一趟干嘛?光看那点儿山水?

尽早将长白山景区和西坡旅游产业发展起来,能够极大的带动周边经济。

作为距离长白山西坡最近的小镇,将来受益可不止这三千万。

而且,捐资帮助领导解决了大问题,后续只要资源稍稍倾斜过来一些,好处也多的是。

“我这里有一份计划书和规划图,各位可以看一下,但是不能外传。

如果计划可以施行,那咱们就可以形成种植业、加工业、旅游业完美结合的经济形态,这样更有利于接下来的发展。



当然,这个所需要的资源倾斜很大,必须有上级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

许世彦翻了下手边的文件夹,从里面翻出一叠文件和图纸,让秘书传给众人看。

“这只是个初步构想,还很粗糙,各位看一下就行,不用太往心里去。”

那份计划里包括修建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度假区、产业园、博物馆、大型购物商场、漂流采摘园等零七八碎小景点、餐饮住宿等等方面。

但这些,都得是长白山西坡景区正式开发成立后,才能逐步实施。

目前一切还都是纸上谈兵,将来怎么发展,还得看上面的支持力度有多大。

那份文件和图纸,大家伙儿都传阅了一遍,然后众人都不说话了。

能在这里开会的人,哪个都不傻。

真要是像计划书里面那么说的,全都实现的话,当地经济那就牛大发了。

不过,这个绝不是参业公司一家能办成的事儿,必须得上面有政策,大力支持才行。

“我们啥都听总经理的,不就是三千万么?咱出得起。

说句不好听的话,咱捐这些钱,既能给咱长脸争光,还能免税,将来还有好处,划算。”

戴春荣一拍桌子说道。

众人一听也对,于是纷纷点头附和。

“戴经理说的对,我们都支持许总,这件事儿可以办。”

“那就感谢各位的支持和信任,咱们一起努力,争取把公司经营的更好。

也让职工和家属,都能过上好日子。”

许世彦含笑着朝大家点点头,接过传阅回来的文件,重新放到文件夹里。

这份文件只是一个框架,等他慢慢细化了之后,再过个一两年。

西坡景区正式运营之后,他会递给省里,至于省里会不会重视,那就不知道了。

公司内部会议结束,许世彦的提议得到众人支持。

于是第二天,参业公司这边跟省里联系。

提议由参业公司捐资三千万,帮助省里尽快修建长白山西坡山门及相关设施。

希望能够对本省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省里得知消息,当然是高兴万分。

但凡能拿得出这份儿钱来,谁乐意接受外人的资助?

就此,长白山西坡开发项目,提上日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