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世界金奖-第2/2页



点播的参栽子不如手工播撒那种参苗密,虽然出大栽子多,但是价钱比手工撒籽的稍微要便宜些。

苏安瑛和黄胜利、赵建设他们都提前试验计算过,按照产量和参栽子的品质定价,一丈栽子三百七十块钱。

两万丈栽子,没到十天的工夫,就全都卖出去了。

不光本地一些单位,就连邻县的一些地方,都过来买栽子。

反正不管谁来,不管是谁的面子,这玩意儿都是看好了交钱,现金支付。

对方交钱,这边给开收据,收据上会具体标注,对方要的是几号几号池串。

每个池串头上都砸的橛子,上头标着号,柱脚上也有号。

买家拿着收据来,对号入座,绝对不会弄岔噼了。

那些单位要的多,有的都一下子买好几串。

个人买的少,却又不零丈卖,就只能三五个人凑一起,买下一串自己分。

这事儿,苏安瑛就不管了,她只负责收钱就行。

钱到手,人家爱怎么起就怎么起,她一概不操心。

柳毛河这块参地不错,当初撒的参籽都是从各个参场买的开口参籽,全都是干籽发出来的,保苗率高。

赵建国等人侍弄的也格外精心,薅草打药啥的从来不耽误。

再加上点播的参栽子长势好,匀熘,所以起出来的栽子,格外稀罕人。

所有买栽子的人,都格外满意。

然后,这块参地就出名了,县里特地安排人下来,考察学习这个参籽点播技术。

苏安瑛因此,也受到了上面的关注。

有人就关心起,这参栽子是否需要交特产税的问题。

按正理,人参交特产税,是六年起货的时候往当地财政所交。

参栽子都是自家用,从一块地起出来再栽到另一块地里,这个其实不用交。

可苏安瑛他们这是大规模的往外出售,那就得另说了。

幸好,这参栽子往外卖之前,苏安瑛找了松江河财政所、林业局资源处,该交税费都交了。

所以不管多少人来考察还是检查,苏安瑛都不怕。

他们手续齐全,该交的税费一样不差,就算有人眼红,也是没辙。

wap.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