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三百零四回 意外之事-第2/3页





    再者,从汉运送军需到天水较麻烦,因此刘备这里在数次作战之后的军需补给短时间之内难以完成也是实情。

    总之,综合起这些因素,刘备是暂时的窝在了天水地区没了什么动静,对外则是宣称要等曹丕那边从安定方向与己方达成对西域联军的夹击态势之后再有所行动。这些对旁人来说都是说得过去的,但在刘备的阵营之,却有一个人不愿意这么干等着,也已经数次向刘备建议要赶在曹丕之前把武威给抢下来……这个人是马超。

    那么马超为什么会不赞同刘备的战略决策,还努力的建议刘备去把武威给抢下来?这个事其实看一下马超的生平能明白。

    马超,或者说当时以马腾为首的西凉马氏一族,一直以来都是凉州地区的割据势力和土皇帝,只是这种情况在前些年被老曹给终结掉了,马超也在经过几次的反复之后,最后是投靠到了刘备的麾下。而原有的历史的马超虽然在刘备的麾下得到了高官厚禄,但终其一生却都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最后五十岁不到郁郁而终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刘备不会用人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刘备这个枭雄太懂得如何去用人,所以才会将马超奉以高官厚禄却束之于高阁。因为刘备的心里明白,马超最后会投靠到自己的麾下,是想借用刘备的势力去再夺凉州。而马超在拿下凉州之后,以马超在凉州地区原有的人脉和声望什么的,十有八/九又会变回原先那个割据凉州的割据势力,介时会听你刘备的?做梦去吧!至于什么为父报仇、兴复汉室之类的话,刘备这种人精会信?

    至于会给马超高官厚禄,后世有学者分析过是刘备在占据汉之后发现汉的人口都让老曹给搬空了,所以这时的汉地区缺少人口和兵源,而当时的凉州那边人口基数还说得过去,特别是羌胡一系可以成为强力的兵员,所以刘备需要马超当一块金字招牌,从凉州那边吸引人口到汉这里来。但马超想出兵的话……那呵呵吧!

    所以所以,原有历史的马超是在这种情况下郁郁而终。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改变,那是在西域联军的犯境,以及陆仁一系列的运作之下,刘备向凉州方向出了兵。而既然是要向凉州方向出兵,马超原本在凉州一带的影响力不能忽视,所以在数次的作战之,马超都了战场,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来说是顺了马超的心意,所以马超打起仗来那是格外的积极。而且打到这个时候,马超也在天水一带聚集起了一班子自己的人马,兵力有万骑之多。当然了,马超这时还不敢乱来,毕竟军需供应什么的还指着刘备,而凉州这几年因为战火之故,大多数的地区都荒芜了,使马超没有自己去搞事情的本钱。

    再接下来到了刘备回来之后再拿下天水的时候。天水已属凉州地区,再往北打一打到了武威那边,换句话说距离马超当初的设想又近了许多。而按马超的想法,当然是想去把武威乃至凉州拿下来,自己能光复当初的割据地盘,而这在目前来说却又离不开刘备的帮助。

    不过在马超看来,等拿下武威进据凉州之后,刘备肯定是要退还川的,而在刘备麾下的诸将之,最适合镇守凉州的将领除了自己之外再无他人,那么到时候凉州还不是重新落入了自己的手?

    但如果是刘备与曹丕一起拿下武威和凉州的话,这个事不太好说了,天晓得到时候双方又会闹出什么样的乱子。最重要的是曹氏与自己有杀父世仇,导致马超在很多方面不能作出别样的选择。反正不管怎么说,马超与曹氏人合不来。

    基于以的这些原因,马超想怂恿着刘备独自去把凉州给拿下来。可问题是刘备是那么好忽悠的吗?你马超心里的那点小心思,枭雄刘备会看不出来?

    所以所以,刘备对马超提出来的建议一直都视如不见。当然,明面的话不会这么说,而是以军需不足、兵力不足,要等曹丕一起动手这些合理的理由来堵马超的嘴。反过来马超也不是什么笨人,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心思瞒不过刘备,所以没再去多嘴而自找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