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回 待价而沽-第2/3页





    郭嘉再笑:“真要是如此的话,他为何不向主公明言?难道他身在海外之地,还会担心主公把他给抓回来不成?而主公诛灭诸袁,本来就是必然之事,若能得助臂,主公又难道会自损助臂?他陆义浩再笨,也不至于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更何况……呵呵,主公,你会认为这小子是个笨蛋吗?”

    曹操轻轻的哼了一声,但头却是轻轻的摇了摇。这个事,但凡是熟悉陆仁一点的人,就没人会认为陆仁是个笨蛋。

    郭嘉道:“其实在下也是因为此次之事才猛然想起来,旧日里与他同在许都之时,本就多有谈论一些天下之事。当时在下曾叹息说北境皆为苦寒之地,讨之劳损,不讨又难安,可这小子却说北境诸地其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只不过我们都还不知道该如何去开发而已。”

    说着郭嘉的话锋便为之一转:“主公,其实现在不难看出义浩暗中手援田畴绝对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而主公攻下邺城,再北上扫诛诸袁却只不过才两年不到。也就是说,义浩对北境其实早就已经伸出了手。只是他做了些什么,这么做又有些什么样的目标,这就让人不得而知了。”

    曹操的目光再次闪动,逼视向了郭嘉。

    郭嘉看似随意的笑了笑:“到不是在下夸口,这小子如果是想在背地里玩点什么花招,或许连主公都能瞒得过去,却唯独瞒不过我。毕竟旧日他尚在许都的时候,我与他相交甚厚,他有些什么样的毛病,我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我想这小子也是因为知道自己的那点事瞒谁都瞒不过我,所以才想出这个破点子,好教我不能身至北境。”

    曹操许久未曾说话。好不容易的。曹操才开口道:“奉孝,你又敢说你所言非虚吗?别人或许不清楚,孤却清楚你常常会拼了性命来为孤建功立业。有关于北征乌丸一事,诸将皆多有疑虑,唯独只有你向孤道出了此中的轻重,这乌丸也是非打不可。而你现在执意的想与孤同赴北境,你难道就不是在拼命而不顾义浩的劝阻?”

    郭嘉道:“主公,本来在下是不想在背后说这小子的坏话的,但是这小子自从婉儿身故之后,实在是已经变了很多很多。在一些事情之上,我都已经有些看不透他的用意了。就比如说吧,婉儿故去到现在已经过去几近五年,他又是否仍会对袁尚抱有深深的恨意?亦或是说,他对袁尚仍然是恨意深厚,但在情与利之间,他是否仍然会像当初那样只重于情而不重于利?”

    顿了顿再叹了口气,郭嘉说出了他本来不是很想说出来的话:“主公啊,义浩这小子借着主公与诸袁相争之事。在河北这里招纳了大量流民去充实他的夷州,这已经是个公开了的秘密,只不过大家碍着面子,都不愿去把这件事给当面捅出来而已。但是这小子有着他自己精明的地方。他又哪里会不清楚在主公扫平诛袁之后就得及时收手,以免惹来主公的怒火?而他上次做的那几件事,不就是在向主公表示他已经对主公的属领收了手吗?

    “可是主公,若是仔细去看义浩之前所为之事。他玩的就是趁乱取利这样的花招。再说得明白一点,主公在与诸袁相争之时,他就是在借机取利。主公还偏偏受时局之限,对他不好加以怪罪。现在主公扫平诸袁、河北初定,义浩不敢再在河北取利,但以他的为人,这好处是肯定还没有捞够的。而他知道主公接下来肯定是要北上扫讨乌丸,他也自然会设法借由此事再去捞回更多的好处……总之一句话,他不敢让在下去到北境,就是怕许多事被我看破之后,会坏了他的好事。毕竟他的一些花招都是瞒不过我的。”

    曹操道:“他如能助孤扫平乌丸,让他捞些好处又有何妨?”

    郭嘉再笑:“北境不比得河北,局面不一样,他用的手段也会不一样。河北这边他有所顾虑,不敢有什么过份之举,可是北境那边谁又能说得清?如果他借此之便对主公玩一些明助暗损的花招,拉长主公征讨乌丸的时间,那么他能够借此来得到多少的利益?可主公你能在征讨乌丸一事上耽误时间吗?延则不利,久则生变,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在下想主公应该十分清楚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