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左右逢源-第2/3页





    “难道国子监举荐定品也不行?”郑俨像是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当然,更是觉得好像自己的一条财路要被朝廷掐断了。

    “国子监举荐、定品……行、但也不行。”徐仲礼摇着头,微微叹口气,道:“不瞒郑兄,国子监可谓是人微言轻,凡事还需要经吏部核准才算。吏部左侍郎李冲……郑兄想必应该不陌生吧?”

    “实话实说,郑某还真不熟。”郑俨摇着头如实道。

    别看礼部、吏部好像相差不大,但明显吏部的官员要比其他官员,不管是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要显贵很多。

    就像郑俨这个县令,若是在其他地方,那就只是个县令,但在丹凤城,这个县令就是比其他地方的县令要显贵很多。

    徐仲礼恍然,哦了一声道:“哦,差些忘了,李冲李大人的公田授在了清平县,难怪郑兄与李冲不熟了。”

    徐仲礼如此一说,郑俨的神情顿时间是显得有些不自然,总感觉徐仲礼这番话是在含沙射影:自己定下的不主动拜见其他官员的规矩。

    “郑兄问这些,可是……为朝廷找到了栋梁之才?”徐仲礼在郑俨下意识的低头掩饰时,很巧妙的把刚刚的含沙射影掩过。

    郑俨也是神情恢复如常,有些谦虚的摆了摆手,道:“谈不上什么栋梁之才,但还算是有些才华。但正如坊间所传: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此人虽出身寒门,可无论是品性、德行、声誉、才情都乃上乘之选。”

    徐仲礼认真的点着头,随即笑了笑,端起酒杯与郑俨一饮而尽,而后道:“郑兄,徐某虽头一次与郑兄结交,但今日这酒喝的舒畅,便冒昧提醒郑兄一句?”

    “徐兄太过客气了,徐兄能帮我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可是我求之不得啊。”郑俨急忙为徐仲礼斟酒道。

    “郑兄言重了,只是徐某认为……这上乘士人就如同佳人一样,万万不可轻易错过啊。毕竟一旦错过就可能对他人投怀送抱了。郑兄说是不是?”徐仲礼跟着虚心受教的郑俨再次端起酒杯道。

    这番话看似并没有说什么,但若是场合、气氛对的话,那就正好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若是男女之间的情爱之事儿,那么这番话就如同于一个女子给了男子一个心扉之门为你开的提醒。

    对于男子而言便是一个一亲芳泽,以及愿意再进一步,甚至是深入了解的机会。

    试问哪个男子不会心花怒放、怦然心动?

    郑俨脑海里飞快的回忆着刚刚与徐仲礼的交谈,尤其是提到吏部侍郎李冲时,徐仲礼的神情让郑俨是好像悟到了什么。

    随即心照不宣的跟徐仲礼一同放下酒杯,做开怀大笑之状。

    酣畅淋漓的笑声渐渐消失,郑俨是一脸的相见恨晚,叹道:“徐兄每日既要忙于礼部之事,又不能失职于国子监,可谓是颇为辛苦啊。怕是都难得抽出时间,在这麦收之际去看看公田的收成吧?”

    “犬子昨日自告奋勇跑去了半龙村,除了看看收成如何,还说是想要为半龙村的农户做点儿什么。昨日临走时告诉我,说是什么想要在半龙村建个书院,还要学酿酒,我说你这不是胡闹吗?但看他兴致颇高,便没有阻止他,总比在家里天天惹我生气强。”徐仲礼笑呵呵的不经意说道。

    郑俨的心则是砰的一声,脑海深处都仿佛像是被什么重物砸了一下似的,让郑俨是隐隐有些恍然感。

    心里头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但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还得装作极为有兴趣的样子,迫不及待的问道:“哦?有这事儿?这是好事儿啊。对了,敢问徐兄,既然这要建书院,要酿酒,那没有空地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