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如此萌芽的共享单车-第2/5页



        与此同时,美团也在上半年下定决心,要进军外卖市场。

        此时的美团已经是一个体量很大的企业,但饿了么还只是一家只有数百名员工的小公司。

        但易阳知道,他们即将开始进行烧钱大战了。

        饿了么要找融资并不困难。

        而马文武和易阳的计划不同,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纵向深入城市,他们的目标仅仅是占高校,是横向铺开的模式,所以当美团和饿了么要在城市里开始进行真刀真枪地干的时候,马文武已经在国内的各大知名高校建立了服务站。

        而此时所谓“起家于校园”的饿了么,还只有创始人的母校和周边几个城市有外卖服务。

        得益于马文武在课程表app上的技术积累,校外卖这个专心耕耘校园外卖的平台一经上线,就迅速地占领了市场。

        易阳很看好目前的形势,不出意外的话,等美团和饿了么在全国的格局形成时,校园也就彻底成了他们插手不进去的自留地。

        自马文武重新开始以后,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有了上次不算太成功的经验,这一次公司无论是制度建设层面,还是股权架构,又或者是融资的事情,都做得无比顺利。

        目前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在国内八十多所高校中成立了服务站。

        只是马文武说的那个消息……

        易阳认真思考了一下,他必须要跟马文武当面聊一聊这件事。

        易阳刚下飞机,马文武的电话就来了。

        “当面聊!”

        易阳有些简洁地回复了马文武。

        “好的,了解了解!”

        易阳打了一辆车,半个小时后停在了一家咖啡厅门口。

        在服务员的指引下,来到了一个包间。

        房间里除了马文武以外,还有一个看上去颇为成熟的女人,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烫了一头慵懒的卷发,妆感十足,身上有澹澹的香水味。

        马文武起身后,主动介绍:“我先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的联合创始人易阳了,嗯,就叫他……易,易总吧。”

        稍微斟酌了一下,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让别人称呼易阳。

        因为易阳本着投资放权的原则,再加上他的股权本来就只有10%,所以索性什么都不管了,之前的两轮融资马文武打电话给他,他听了没有什么方向上的问题,都是让马文武自己决定的。

        “这是我们的营销总监,席伶伶,毕业于复旦大学。”马文武笑着介绍道。

        易阳不由得有些意外。

        席伶伶看上去年龄比他们两人都要大一些,还有名校背景,能到这儿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