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2/4页





    真要是让朱树人完全对袁时中不设防、身边只带袁时中的部队,他也没这么胆子。而让刘国能作为中介过桥一下,加个保险,既能绝对可靠,还能展现自己的胆略和坦诚,两全其美。

    部队开拔之前,朱树人还免不了请王公公一起去视察一下准备情况,说几句话劳军。回头当然也少不了给王公公一点劳务费作为心意。

    王公公原本完全不懂军务,也不知道大军开拔有多少工作要操心。

    如今亲眼看到了部队忙碌的样子,准备起来千头万绪,他也不得不承认,国姓爷这是真把朝廷的事儿放在心上,丝毫不敢懈怠,能那么快出兵,已经是极为神速了,普天之下没有其他大明将领督抚可以做到。

    尤其是连农民军投靠过来重新整编的部队,都能独自成一军,国姓爷还随身只带着他们,这气魄胆略忠义,简直义薄云天。

    相比之下,历史上今年同期本该会发生黄台吉再次从蓟门入关剽掠、而吴三桂却会得了崇祯明旨后,拖延足足半年才回北京城,这差距对比,绝对是云泥之别(当然现在因为蝴蝶效应,黄台吉还没来)

    ……

    部队秣马厉兵准备启程的同时,当天傍晚,还有一些私人事务,也是找上门来,需要朱树人处置。

    来人是方巡抚家的二小姐,方子翎。

    朱树人也没觉得意外,该来的总得来嘛。

    方子翎昨天在接旨后的接风宴上,就跟朱树人见过面,只是当时父兄都在,有些话也不好多说。

    这一次,她却是鼓起勇气单独上门,甚至还专门挑了兄长散衙回来之后,她才出的门。为的就是防止跟兄长撞见,怕方以智白天办公的时候,跟朱树人在一处。

    两人刚一见面,方子翎原本还想开门见山、问明对方心意。但转眼一看,就注意到一个昨天她就已经看到过、始终挥之不去的身影。

    卞玉京已经换了一身服色,在朱树人身边伺候,那打扮,跟半年前方子翎和卞玉京一起讨论时政、创作唱本发掘闯贼黑料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

    方子翎便忍不住先问:“倒要恭喜国姓爷了,这是又得一位红颜知己相伴,从此红袖添香、秉烛夜谈?”

    朱树人也不回避,大大方方承认了:“玉京曾经数次助我,当初我为李姑娘赎身时,她还急公好义帮衬着张罗。

    我一直说要报答她的,她如愿一生修持,我也会让她一生锦衣玉食,不至有缺。但她既然想明白了,愿意伴我终生,我自然也不会负她。

    玉京的才情见识,你也是知道的,我身边原先的三位红颜知己,跟我无非是有恩情羁绊纠葛,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但要说对我的施政理念、品史眼光的理解,她们三个都不如玉京。如此懂我,当然也要给她幸福。”

    方子翎有些不知道怎么接话,只是咬了一会儿嘴唇,长长吐出一口气:

    “玉京妹妹的见识,我岂会不知。如此,倒要恭喜国姓爷,此番出征,能先得‘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之吉兆了,必然旗开得胜,终灭张逆。”

    方子翎也是饱读诗书,信口拈来。这两句古诗,是唐朝薛涛写给当时的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的。

    就是初中历史课本上那个“牛李党争”里的李德裕,

    当时轮到牛僧孺为相,李德裕就被排挤外放地方,在成都建了筹边楼,后来又出兵对付川西吐蕃,拓地数州。薛涛的诗,便是写在李德裕的筹边楼建成时,前去捧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