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江侦察记(十四)



    ??

    第三百二十一章渡江侦察记

    于徳水望着四周黑黝黝的密林,脑袋中急速考虑着接下来的行动,此时后续追兵陆续赶到,足有一个排的士兵。于徳水赶紧召集带队主要军官,分派任务。驻军一个排的兵力立即对树林展开地毯式的搜索,发现线索立即跟踪追击,而他带领的追捕小组成员,则立即赶往丹阳市内搜索。

    于徳水判断,共军隐藏地点一定在城内,所以必须连夜进行搜捕。

    江兆虎两人之所以选择弃车,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驾车而逃目标过于明显,被追上的可能性极大,反倒不如躲进树林更能隐蔽踪迹。两人一边快速穿行,一边思考着如何摆脱困境。江兆虎清楚,借助黑夜怎么摆脱敌人的追击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天亮,敌人再加派人手,那样就不好办了,所以为今之计必须尽快找到藏身之处,显然在树林里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百分之百安全的,只有城内,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在奔跑中,大致辨别一下方向,两人向丹阳方向冲去……

    一夜过去,当丹阳城里的人们一大早醒来,开始一天的活劳作时,谁也没想到,城里竟然出了大事。大街上到处是荷枪实弹的士兵,还有警察,正在四处搜查,说是捉共军奸细,顿时满大街人喊马叫、鸡飞狗跳,乱作一团。

    原来经过一夜的追踪,并没有发现共军,但是从树林里留下的痕迹看,应该躲进了城,所以,于德水立即动员城里的驻军和警察以及军统人员,分兵把守各处出入通道,对过往人员严格盘查,城内则展开大规模搜查。

    于德水带领手下六个人以及一部分军统精干,大约十几个人为一组,负责重点搜查,特别是对客栈留宿人员进行详细盘查,一旦发现可疑之处,先行逮捕,再仔细甄别。虽然于德水知道这样的搜查效果并不一定好,但是在眼下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了。

    全城搜查行动进行了一个头午,搜查任务仅完成了三分之,并且一无所获。倒是整个小城被搅得鸡犬不宁、一片狼藉,老百姓怨声载道。参与搜查的军人、警察也明显懈怠起来。丹阳虽说面积不大,但人口众多,仅常住人口就有五万,再加上流动人口不下七八万,从这里面找两个人,那不是大海捞针吗?再说丹阳是个典型的商业城市,这样大范围的、兴师动众的行动,是必然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于德水也是非常着急,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目标,拖得时间越长,越不利。可是如何才能尽快达成目的呢?于德水召集手下人商量。刘飞想了一会儿说道:“处长,我看这样漫无目的的搜查不行,丹阳城里这么多人,这么多房屋,就算再增加两倍的人手也很难有所收获,要是能够缩小范围,希望就大些。”

    大家听了,都觉得有道理,可是如何才能缩小范围呢?于德水也在冥思苦想,眼睛撒向街面,由于大搜查的缘故,街上的人并不太多,人们大都躲在家中,没有什么事情谁愿意出来,弄不好被安上一个“通匪”的罪名,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不远处有一处店铺,于德水无意间扫了一眼这家店铺的名称,“兴庆粮店”,看到“粮店”两个字,心里猛然一震,对啊!几天前那个老板不就是开粮店的吗?他手下的伙计如果就是要找的人,那么这个粮店就一定有问题。

    想到这里,于德水立即命令其他人员继续展开地毯式搜查,而他立即找来当地警察部门负责人,询问当地总共有几家粮店,得知一共有八家,于德水又问有没有一家叫“隆源粮栈”的,得到否定的回答,于德水并没有气馁,立即命令自己这一队人马对所有粮店进行挨家挨户仔细搜查。

    一连搜查了四家粮店,都没有任何发现,到第五家,叫做“瑞祥杂粮店”,于德水一马当先冲进去,正好看见几个伙计在店里忙活,他的眼睛很尖,在人群中很快发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正是那一天在路上见过的。于德水杀气腾腾的大喊一声:“把这里立即围起来,不得走脱任何一个人,但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