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血战济南府(十四)



    ??

    第二百九十章血战济南府

    一零二大声说道:“既然要做好这个方面的准备,那么江北的战事就应该抓紧结束,这样我们也好腾出手来做针对性布置,这需要时间。所以我建议,中原各战场要加快攻击步伐,投入更多的预备部队,争取在一个月以内完全消灭长江以北所有敌人,占领所有江北的各个战略要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充分的准备和调整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零一点点头:“老总说得对啊!目前看,江北战场主要的焦点在济南,可以命令刘亚飞他们在十天内坚决拿下济南并最大程度消灭国民党精锐兵团。同时命令中原的刘之承等部,全力出击配合南下的主力集团,迅速扫荡江淮地区敌人之有生力量,尽快抵达长江沿线并立即构筑坚固的野战工事,做好敌人反扑的准备。原东北的第五、六集团军也已经整编完毕,可以抽出一个集团军执行南下作战任务。这样我们在一线就可以同时展开多达十二个集团军的兵力,再加上装甲部队和空军以及后勤人员,算下来足有一百八十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是我军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开始,有了这样的力量,再顽固、再不可一世的对手我们也可以战而胜之!这就是我们的底气和实力!”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立即开始研究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随着中央战略部署的调整,一道道电波从北平中枢机构飞向四面八方。整个中国北方立即调动起来,第七、第八集团军二十多万人沿着中路军进军路线席卷而下,原本不疾不徐的各个战场突然发生了急剧变化,各路大军在得到充足的援兵和物资保障后,迅即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原本还能苦苦支撑的国民党军立即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从西安、洛阳、郑州一直到徐州,千里战线同时告急,大批的战略要地在短时间内纷纷失守,百万解放大军以犁庭扫穴的气势,席卷而来。任你是国军精锐还是什么王牌统统都是一扫而光,再艰固的城防也只能是螳臂挡车,蚍蜉撼树。一时间整个江淮地区风声鹤唳,再笨的人也明白了,中国要变天了。

    短短三天内,右路第四集团军等部连下韩城、铜川等地,兵围大西北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西安。与此同时中路军进展更为神速,原本这一路兵力最为单薄,但是在第七、第八两个集团军加入后,实力陡然大曾,再加上原本在这一地区作战的刘之承等部的大力配合下,连克焦作、新乡,然后兵分多路,以果断的行动,隔断洛阳、郑州、开封之间的联系,并同时包围这三个中原重地。这些地方国民党也是重兵防守,但是却没有最精锐的部队,只是些二流和地方杂牌,战斗力一般。

    而我军却都是精兵强将,并且连战皆胜士气正旺。随着防守兵力最多、最强,城防也最艰固的郑州一天之内即告解放,洛阳、开封之敌吓得目瞪口呆,自知不敌随即举城投降。中路大军并没有过多耽搁,马不停蹄大举南下,沿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快速推进,沿途敌人纷纷望风而逃,短时间内整个河南大部解放。

    相比之下,济南方面的战事却显得的依然胶着。虽然在外城完成突破后,已经没有人怀疑济南将最终落入共军之手,但是王兴武仍然牢牢坚守着内城——这道最坚固的防线,并且国民党兵力更加集中。前期作战守军最精锐的部队损失并不大,这样一来,整个内城防守明显强化了不少,王耀武也更有信心坚守下去。

    虽然此时的王兴武仍然镇静如常,一切部署纹丝不乱,但是他的内心其实已经开始发生巨大的动摇,外城争夺战尽管是他主动放弃的,但共产党军队的强悍战力还是深深震动了他。无论从装备水平还是军事技术素养,共军都占有不小的优势,士气上更是无法比较。这还是那支浑身上下破破烂烂、衣食无着、专门搞游击、小打小闹的八路军、新四军嘛?真是让人难以想象,仅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变化竟如此之大。

    还有一点让王兴武感到心惊,随着整个江北地区战局的逐渐明朗化,他明显感觉到,老江似乎有意识的要放弃整个江淮地区。支持他做出这一判断的的理由是,不管现在战事如何激烈,也不管各处求援如何急切,南京方面始终不肯把最精锐的部队派出增援,而是牢牢控制在江南一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