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血战济南府(四)



    ??

    第二百八十章血战济南府

    不好,张远东脑子里一闪,他突然想起在以前国军部队里,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神秘武器,是美国支援国民党的,专门近距离打击坦克。心里顿时一惊,情况来得太突然,再做什么规避动作或者火力阻击都已经来不及了,难道第一次参加战斗就这样“报销”,确实有些不甘心。

    就在张远东近乎绝望的时候,屋顶的敌人射手突然身子一歪,连人带武器滚下来。危险解除,张远东赶紧四处寻找,这时屋顶上出现一个人影,对着坦克挥动右手,随即闪身消失,那是自己的战友,虽然看不出到底是谁?但是可以肯定,一定是“兆龙战队”在关键时刻消灭了敌人。

    来不及再多想,张远东指挥车队继续前进。其实,这种所谓的神秘武器就是二战后期在欧洲战场上大名鼎鼎的“铁拳”。其全称为“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是二战中德国研制的一种单兵破甲兵器,在苏德战场和后期的欧洲战场上被大量应用,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当时盟军的主战坦克都曾被它击毁过,因此被冠于“坦克杀手”的称号,后经德国一再改进,性能也得到不小的提升,特别是在柏林之战中,给苏联部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战结束后,大量“铁拳”以及其制造技术被盟军各国瓜分,美军也得到了不少,所以在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中,也有一小部分来到中国战场。国民党把它当做绝密武器,不敢轻易使用,所以在前期的众多战役中都没有动用。鉴于济南战役的重要性,国民党才调拨了二百枚“铁拳”加强给守军。

    此时的“铁拳”已经过了美军的改进,采用了全新的结构:一个尖锥型的风帽+圆柱型的弹体。这种战斗部设计形式的优点有两个:一是简化了生产,风帽和弹体是分开生产然后组合到一起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优化气动外型增加了射程。它由发射筒、机械式发射击发机构、保险装置、发火系统、瞄准具和背带等组成。发射筒是一个两端开口的光滑直管,内径44mm,用无缝钢管制成,前面有很短的喇叭形扩张段以及弹药定位缺口,后面有筒尾加强箍,筒上焊有表尺框和发射、击发机座。发射系统由火帽、导火管和点火药等组成。

    “铁拳”的使用非常简单,只要夹在腋下,打开保险和瞄准,按下发射几座便可发射。一个士兵只要经过短时间培训即可掌握。然而它的威力却非常惊人,从最早期的破甲深度140mm,已经发展到破甲深度250mm,发射距离也从30米发展到150米以上。可以说,在现今所有的反装甲兵器中,它具有打击精度高、使用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一种特殊的反坦克利器,为各军事大国争相仿制的装备。

    躲过一劫的张远东更加集中注意力,战车缓缓前进,不多时就接近守军一个小型地堡。这是一个班级规模守备阵地,也是“子母堡”中的一个,处在一个十字街口,不偏不倚正好堵住左右通行的道路。四周有坚固的钢筋水泥护墙,射击孔设计的又小又隐蔽,从外面根本无法实施有效攻击。穿墙打洞而来的“兆龙战队”也被堵在这里,动弹不得,里面足有四挺机枪,还有六零炮,火力十足,江兆龙和朴英焕他们联合攻击了多次,都没有成功。如果绕过此处,又要多走许多路,主要是时间耽误不起,正在着急时,张远东来了。

    老远,张远东就发现了这里的情况,不用多说,立即命令炮手准备爆破弹,八十五毫米坦克炮缓缓调整角度,稳稳停住,这时碉堡里的敌人发现了坦克,顿时恐惧的惊叫起来,开始集中火力疯狂的射击,密集的子弹倾斜到车体上,如爆豆般“砰砰”作响,里面的人虽然不用担心受伤,但是也感到特别难受。

    “预备!开火!”随着一声令下,炮口吐出一团浓烟,巨大的车体猛地抖动一下,一发高爆弹头凶狠的扑向堡垒,“轰”的一声巨响,坚固的钢筋水泥外壳被炸开一个大口子,大量的水泥碎末纷纷扬扬飞向半空。“他妈的!还真结实,再来一发!”张远东恶狠狠地大声吼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